這部電影是根據德國作家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原著小說改編,我沒有看過這部小說,關於原著與電影改編間的討論可以參考影評人藍祖蔚先生一篇精彩的文章: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11&eid=v211107
這裡就單純由電影來討論。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很湊巧,常常在路上看到郵差正挨家安戶地送信,心裡忽然想到”郵差”這部電影,十幾年前的片子,描述義大利一個小島上的一位郵差與智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詩人聶魯達之間的一段情誼,這位郵差原先也是找不到工作之下勉強湊數的半調子郵差,但是因為送信給聶魯達,讀了他的詩作,近距離觀察到了他的言行,體會了他的精神,這位郵差的一生(尤其是在心靈的層次方面)從此有了巨大的變化, 雖是多年前的老片,在今日觀賞起來完全不會覺得過時,畢竟感動人心的雋永佳作是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減損其價值的.
“郵差”這部影片中的郵差,雖是半調子郵差,但仍是認真負責的,這讓我想起”海角七號”中的郵差,同樣是半調子郵差,阿嘉這個郵差,對他的工作卻是既無責任心也無羞恥心(這話重了一點,但是的確是事實),更可怕的是影片中傳達出的訊息還以這種行為為有趣的笑點,並伴隨著利益的交換與親友的包容,仔細想想這部瘋狂地受到台灣觀眾喜愛的電影其實傳達出台灣民眾的社會價值觀,以及整個社會風氣對”在其位負其責”的認真概念的輕忽.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與警惕的.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貧民百萬富翁好在哪裡呢?
其實這個問題牽涉到一部由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到底要如何判斷其好壞?導演及編劇究竟是想拍給看過原著的觀眾看?還是給完全不知道原著內容的觀眾看?但是不管以甚麼樣的標準來評斷,以像我這樣一個看過原著的觀眾的角度來看,這部”貧民百萬富翁”或許還算是部好片,但能拿下這麼多奧斯卡的獎項,真的是有一點太誇張了。我就拿劇情及角色塑造這兩點來討論吧!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久以前就在DVD出租店看到這部片子,可是一直引不起我的興趣去觀賞.直到最近在印刻雜誌上看到關於柯波帝(Capote)的介紹以及即將出版的其代表作”冷血”(In Cold Blood)中譯本的第一章,柯波帝原本是個記者兼作家,五短身材其貌不揚又是個有點娘娘腔的同性戀者,可是他有著”與你交談五分鐘,你就會想將所有的身世向他傾吐”的天賦. 1959年起柯波帝花了六個月的時間訪談了美國堪薩斯州一個寧靜小鎮的一宗滅門血案所牽涉的相關人等(命案發生地目擊者,警方,兇手…),並花了約四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文學史上空前(也幾乎是絕後)的”非虛構小說”,這本算是曠世巨著的作品在當時成為人手一本的超級暢銷書,也造就了柯波帝的名聲與地位,之後他縱情酒色生活靡爛,且未再完成任何一本作品,晚年(約在這部冷血完成後二十年)死於酒精中毒.小說第一章以描寫小鎮寧靜的氣氛開場,接著命案被發現,紀錄當天的所有相關人物的反應,以一段兇手返家的平靜敘述結束.這個精采的創作過程以及小說的絕佳文筆才真正點燃了我急切地想看這部片的慾望.
不過,看過影片之後的感覺是影片應該是拍給看過小說及知道這部小說完成經歷的觀眾看的,如果我不是看過上述的資料及文章,我可能只會把這部片的內容當成一個一般常見的”作家如何利用死刑犯的故事成名的過程”來看待,但是知道這個作者的背景以及真正閱讀過文本之後,對這部影片的感覺了解就比較深刻,也能體會影片刻意呈現的冷冽風格與印象.但相對地,也會覺得導演還可以拍得再好一點,影片以負面的觀感片面地突顯柯波帝欺騙死刑犯以取得獨家資料,卻沒有在他完成”非虛構小說”的難度及獨特性上多做探討,對作家與死刑犯之間敏感心境的心理轉折也著墨不多,我相信編劇對作家生平及其作品所做的研究一定不少,相較於一般娛樂片,這部片已經算是較具深度了,可是與文學作品相比,編劇還是選擇了較易切入觀眾心裡做簡單價值判斷的部分,有點可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送行者」讓我感到最訝異且最敬佩的是:一部電影竟然可以改變全世界大眾對一個職業的看法。一部好電影的影響力可以如此之大!
殯葬業,不管在哪個國家,在普世的價值觀念中,都是屬於較不入流的行業。也許在西方世界還好,在東方文化中,對死亡的忌諱陰影常常讓人們對「屍體(死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連帶地也讓處理死人的行業成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去碰觸的禁區。我們的觀念多半是:除非走投無路了,誰會想去做這種工作呢?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夜巡林布蘭
對林布蘭的認識是多年前買了一本書林出版社出的小書”好詩大家讀”,封面採用了林布蘭的畫作”老嫗閱讀”,我對其中的光影運用所造成的神秘與寧靜的氛圍深感著迷,後來在國內外有機會參觀畫作展覽時總會對林布蘭的畫多一點注意,但談不上研究與著迷,就是單純多一點喜好而已。”夜巡”算是林布蘭的名作,拍片一向以題材怪異影像奇特著稱的大導演彼得格林納威選擇拍這部片,的確是很令人想一探究竟,可惜當時影片在新竹沒有上映。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1.13 王文華中時人間副刊 不方便的愛讀後感
王文華先生的文章原文請連結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9011300535+11051301+20090113+news,00.html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一部德國電影,卻有著相當日本化的片名與宣傳劇照,無論你對這樣的片子是抱著好奇或是排斥的態度,觀賞過後,所有的感覺都只能被影片的內容牽引到一個層面,那就是-感動,省思,沉澱,珍惜.
這部片子大概是我觀影以來讓我哭得最厲害的一部電影了(第二名應該是”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早上看完DVD後一整天都持續陷在觀影過後的惆悵情緒中,也得承受因過度哭泣導致頭痛不適與雙眼紅腫的身心俱疲狀態.如此深受感動,是因為在劇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無論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或是夫妻之間鶼鰈情深的感情,都深深處動了我對自己生活現狀的反省.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本書的中文版收錄了作者奧罕•帕慕克於 200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致詞內容,不像他的作品風格那樣精鍊冷靜(有時可以說是有點精準到艱澀冷漠), 這篇講稿十分感人,陳述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與面對寫作之路內心的孤寂感受,短短的一篇文章卻令讀者不忍釋手.
中文版封面上的介紹詞: 「本書乃”我的名字叫紅”多視點書寫原點」,一點也不誇張, 從“黑色之書”中可看出許多與”我的名字叫紅”相似的寫作手法,井中的屍體、細密畫的點滴、土耳其古代的風土民情及傳說,都是這兩本書中引人入勝的元素,在這本書中,作者藉由卡利普及耶拉的觀點交錯形成的段落,不斷重複身分認同(也就是”做自己”)這個主題,並旁徵博引以淵博的學識向讀者展現了土耳其的過去與現在,光榮與衰頹,文化與地理. 只是”黑色之書”的情節較為單薄,無法像”我的名字叫紅”那樣由一起謀殺案建構起一個人物錯綜複雜宛如羅生門般的精采故事,而一再重複的主題到最後也容易令讀者感到疲憊,進而放大了作品的斧鑿痕跡.由此也可以見到作者於1998年完成的”我的名字叫紅”較這本1990年完成的”黑色之書”有多大的進步了.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關美國政府與中東恐怖份子之間的衝突與對抗一向不是我所喜愛的題材,但是對導演雷利史考特我是深具信心與敬意,所以還是去看了這部”謊言對決”,有關這部電影的優點在中時部落格中影評人菲利浦有一篇很精彩的分析文章,請參考 http://blog.chinatimes.com/rorschach/archive/2008/10/17/332627.html#335591,我的觀點大致與他相同,我就不再贅述了,總之是很精彩且不流於俗套的精彩娛樂片。
不過,就是因為是雷利史考特,總會覺得大師作品可以像”神鬼戰士”及”美國黑幫”一樣在老掉牙的類型片中令人一新耳目。可惜這部片好像比之前兩部略遜一籌,雖然很精彩,不過感覺上看完了就看完了,隨著影片落幕對這部片的感覺也就終止了,無法留有太多的餘韻。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