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網路上毀譽參半的影評,原本有點想放棄這部片子,等DVD出來再看,不過,今天天氣陰冷閒閒沒事,也就姑且去看之,結果..,真是太好看啦!還好有去看!不要被負面的評論(例如電影一直在重播相同的片段)提高了您買票進場的猶豫,這真是一部在形式上頗為創新,在技術上相當優秀,在配樂上令人印象深刻,以及甚至在劇情上都會令人感動的影片!
十分值得推薦的影片,我比較想提出來討論的,是編導敘事的手法以及緊湊的劇情張力下流露出的溫情片段與影片的核心價值觀.
基本上,這部片不同於一般的多線敘事電影,通常多線敘事的手法多半幾條故事的主線是同時進行的,導演將各自進行的主線再交錯剪接以連續劇情的進展,到最後這各自似乎獨立的主線人物或事件一定會有所交集環環相扣而讓人產生驚奇或是感慨(例如”衝擊效應(Crash)”及”靈魂的重量(21gm)”,但是影片本身並不會有明顯劇情被切割或分段的感覺. ”火線交錯(Babel)”算是其中有很明顯劇情區分段落的影片了,但仍不至於造成觀眾有重複倒帶的感覺.
而這部”刺殺據點”(其實照英文片名應該是指”優勢觀點”,中文片名還取得真切題有力,不過就少了點編導想表達的意思)竟然敢大剌剌地將主要劇情的事件重播五次!它擺明了就是要演這23分鐘之內的事情(23mins*5=115mins,影片只有90分鐘,雖然不像”權力風暴”那樣是影片放映時間與劇情事件時間1:1那樣厲害,不過也相差不多了),為什麼?片子一開頭就告訴你了!由雪歌妮薇佛飾演的新聞製作及七八台攝影機新聞畫面就直指編導想探討的核心:所有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是經過選擇的,被動地被經過他人的選擇,也主動地經過自己的選擇,這部影片要告訴你這些劇中人經過自己的選擇後所看到的這個事件的意義.而不同的觀點下所呈現的事件畫面並不是演員只演一次,好幾台攝影機從不同觀點角度去拍攝,而是演員要分別為不同的觀點各演一次,因為人的觀點並非等同於攝影機的角度這麼簡單,它包含了心理的因素.所以你可以想見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是多繁複了!而為了避免重複造成的觀影心理疲憊,每一段的最後都留下一個緊張且懸而未決的狀態,我真的是非常佩服編劇Barry Levy及導演Pete Travis,也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在電影院內會有人因為看到重複畫面而咒罵. ????
而這些劇中人看到的事件意義是什麼呢?這就關聯到我想討論的這部片在緊湊的劇情張力下流露出的溫情片段與影片的核心價值觀,忠貞的探員看到的是總統遇刺惡夢重現的壓力,背叛的探員及策劃事件的恐怖份子看到的是聖戰即將勝利的希望及永不止息的爭戰,被利用的西班牙警察看到的是愛情導致的瀆職及幸福謊言的揭穿,美國總統看到的是鷹派冷血強硬的態度及政府處理事件的無能,特種部隊的高手看到的是救出胞弟的希望及胞弟死亡的恐懼,美國黑人旅客看到的是孩童的純真及婚姻的挽回,小女孩看到的是冰淇淋的美味與鋪天蓋地而來的騷動混亂,而她只想找到媽媽.而這個小女孩單純的意念與需要被保護的身影,就成了影片中最後化解恐怖分子威脅的隱喻,我想當主謀的恐怖份子為了小女孩而緊急煞車,那個轉動方向盤的畫面大家都會被其感動吧!也都會了解編導想傳達的:孩童的純真將是化解世代恩怨的一個出路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樂很好聽,演員也都演得很精采(尤其是威廉赫特),即使大家表達內心戲的鏡頭都不多,卻能將氣氛全部掌握得很好,導演的剪接功力及場面調度更是好得無話可說!說真的,對這部片我幾乎無可挑剔!唯一一點就是:美國總統最後在救護車上也太厲害了吧!^_^
順便一提,最近看到有句書評” In this book......what is stated is often less important than what is left unsaid.”(from “Literature”published by Longman p.567), 我直覺非常適用於這部影片呢!影片中極為精簡的角色互動,將各個角色的過去及背景都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
總之,強力推薦!難得的佳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