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看了幾部大製作的商業電影,幾乎都要忘記該寫一寫這部騎單車的男孩的心得。不過好的電影就有一種沉澱在你心裡的力量,當外在的喧嘩告一段落時,這份心靈上的感動自然就慢慢浮現了。還記得剛看完這部片時,滿腦子裡都是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皇帝第二樂章的旋律。

這部電影是比利時兄弟檔導演達頓兄弟的第八部長片,也獲得今年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是一部感人的小品。說來慚愧,我是因為接觸了這部影片,才查出達頓兄弟的資料仔細研讀,同時也找了他們另一部2005年同樣得到坎城影展大獎的作品孩子來看。

達頓兄弟作品中關心的人物,似乎都是不在社會價值觀中佔優勢的角色(例如孩子中懵懂無知、想賣掉自己孩子的無業遊民年輕爸爸;還有"騎單車的男孩中叛逆不羈、行為偏差的少年男孩)。作品中的主題,也是藉由探索他們行動背後的原因、以不帶任何批判的鏡頭語法,反而呈現出一種悲憫的情懷。看完他們的電影,應該很難不受感動,(就像看完柯恩兄弟的電影很難不受震撼一樣,^_^)但這種感動並不是會讓你痛哭流涕雙眼紅腫的那種強烈情緒,而是緩緩的、如涓涓溪流般的淡淡哀傷與無聲的淚痕,為了對劇中人物未來的掛念,也為了現實社會中許許多多的無奈。

騎單車的男孩故事敘述一名遭父親棄養在教養院的十二歲男孩希利的故事,他一心想與父親相聚,最後卻明白父親為了減少生活負擔、根本不想再與他生活再一起。遇到無親無故卻願意照顧他包容他的美髮師珊曼莎,是他一生中最幸運的事,他卻不懂得珍惜。為了得到壞朋友的友誼與認同,他不惜傷害珊曼莎,並犯下搶劫傷人的罪行,一直到誤入歧途孤立無助後才發現原來全世界只有她才是真正愛他、關心他的人。已經知道惜福、收起桀傲不遜與戾氣的希利原本可以與珊曼莎開始新的生活,卻遭到被他搶劫的少年報復而意外受傷,影片就在觀眾不能確定他腦震盪後是否平安的陰影中,嘎然而止。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只有四次配樂,而且每次配樂都只出現幾秒鐘,音樂出現的時機都是在劇中主要角色希利心情有重大挫折感的時候,直到最後片尾字幕出現時,配樂的樂曲才完整地整首呈現。導演所選用的音樂是甚麼呢?沒錯,就是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看完電影後再找出這首鋼琴協奏曲的CD仔細聆賞,才發現導演在這樣一首氣勢澎拜的樂曲中,可以找出那最寧靜、最憂傷、最深沉落寞的段落來當影片的配樂,是多麼匠心獨具、充滿智慧。

片中最感動人的一段,是那段希利犯下搶案、卻又被教唆他犯案的朋友背棄,他心慌意亂、風塵僕僕、騎著單車、轉公車、騎車,好不容易到達父親的住處,想將得到的錢交給父親,幻想著也許父親有了錢、生活少一點負擔,就能再與他相聚。不料卻被怕惹上麻煩的父親趕了出來。當男孩騎著車不知何去何從時,配樂響起(這次持續的秒數稍微增加),觀眾的一顆心也隨之哀傷不已。

另外一個段落則是希利遭到被搶的少年報復後意外從樹上摔落地面昏迷,少年的父親害怕希利已經死亡,兒子會惹上麻煩,所以要兒子在救護車到來時不要承認自己是加害者,也昧著良心將石塊物證丟棄。其實這一段導演也許並沒有批判的意味,因為,當人面臨重大利益、名譽衝突時,選擇保護自己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是那位父親,你會怎麼做?這裡是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兒子而跨越了道德的界線,而希利的父親卻是因不知如何承擔照顧兒子的責任、在孩子已經跨越道德界線時,仍只能將他推向更深的深淵。

影片最後男孩搖搖晃晃騎著車轉過街角,消失在攝影鏡頭之外,想回到等著他購物回來的珊曼莎家。他的心理是否了解到世界的無常?他的生理是否會平安無恙?當字幕出現,貝多芬的樂曲被完整地撥放時,這一切,都只能在觀眾心中慢慢地、重複地被建構出屬於每個人不同的解讀。

達頓兄弟自己稱這部電影是現代童話,的確,因為片中那位對希利毫無怨尤不斷付出的珊曼莎,實在像極了小木偶故事中的仙女姐姐,以無比的耐心與寬容等待他成長、懂事。我們這些飽經世故的成年觀眾,應該已經不會相信人生中會有這麼美好的事、人性中會有這麼不求回報的無私了。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渴望家庭關愛的孩子的無助,以及他細膩敏感的心靈,簡簡單單的一個故事,達頓兄弟卻能將之拍成了可以永久感動人心的經典,給人直追"四百擊"的讚嘆。電影這種藝術,實在是展現一個導演人文素養及思想高度最普羅大眾化的作品形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