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這是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基德影片,看過這部之後才又租了空屋情人”DVD來觀賞。所以只能以這兩片來簡單說一下感想。

這部聖殤的片名取得實在太好,基本上我個人是覺得超越了影片所能帶給觀眾的感動。其實這是一個議題想涵蓋現代社會金錢價值觀、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復仇寬恕與贖罪等複雜而深沉的人性掙扎等等龐大主題的影片。不過整體看來卻因為劇情轉折處加入太多戲劇化、通俗化及驚悚化的情節,觀眾比較無法強烈感受到導演的悲憫。

這部片藉由一個即將被淘汰的傳統五金代工行業、一個即將被財團收購的破敗社區、一個替放高利貸公司工作的冷血討債男子、一個身分撲朔迷離(不過其實也不難猜)的母親,建構出一個充滿無力感的故事。雖然我個人是很被劇中各種在困頓生活中掙扎的小人物所感動、也很被劇中那種充滿張力的衝突所震撼,但總覺得缺少了一點甚麼。可能是因為劇情其實除了結局之外,大多在意料之中,而人物某些情緒的轉折又過於理想化(例如男主角有了母親之後心地就會馬上變得柔軟、女主角一定會陷入復仇與否的兩難、沒志氣的先生一定就成為吃軟飯又無恥的寄生蟲等等)。這樣的問題在空屋情人中好像也出現過,女主角的先生那種家暴男的形象非常的想當然爾。

但是結局那充滿震撼力的畫面,卻實在是幾乎可以將所有缺陷一筆抹去的神來之筆,短短五分鐘的畫面、一路蜿蜒直上高速公路的血痕,的確超越導演講了整整一百分鐘的故事,傳達出導演對復仇、寬恕、贖罪等等觀眾在心中常常面臨的複雜情緒的一種悲憫。

這個畫面讓我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赫克托,當他在戰爭中被阿基里斯殺了之後,阿基里斯基於想要復仇的憤怒,將赫克托的屍體綁在馬車後面,一路拖曳過特洛伊城外,那怵目驚心的血痕,搭配上赫克托顧家親民的正直形象、以及阿基里斯事後對自己缺乏人性舉動的悔恨,不知在所有閱讀過這個希臘故事的觀眾心中投下多大的情緒渲染力。雖然這兩個故事中被拖曳的主角一是反方、是為了贖罪,一是正方、是仇恨宣洩的犧牲品,很奇妙地卻讓我產生了聯想。也許是因為兩者同樣有著與復仇相關的主題吧!

總之,這部影片雖然很有震撼力,但是可以擊敗所有強片得到這一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否實至名歸?還是有一些獎項分配的背後政治等等因素?就不是才疏學淺的我所能置喙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