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要先聲明,我不是哥吉拉迷,這篇文章是以一個一般觀眾、對哥吉拉與怪獸電影沒有特別情感的觀點寫成的。

首先一定要說的是,這部影片最令人難忘的特效逼真臨場感。我看的是IMAX 3D版本,有幾個場景立體效果十分驚人。導演特地選用了許多臨時演員背對鏡頭、離鏡頭很近、仰望大怪獸或是遠觀大災難的方式拍攝,讓我好幾次幾乎以為自己也身處在現場、跟這些臨時演員站在一起。這種身歷其境的感受,是我過去看過許多IMAX 3D電影中所不曾體會到的。也是這部影片最令我讚賞的地方。

嗯,這部電影的優點說完了。接下來就要談談影片的內容了,可能會有些負評,還請各位對哥吉拉有深厚熱血情感的觀眾包涵。^_^

首先是反核的部分。

說來慚愧,我對哥吉拉的認識,是前幾年在交大旁聽一位美國客座教授所開授的"日本電影"課程時才建立的。(之所以要提這件事,主要是覺得在一個使用中文的國家,用英文來討論日本電影,實在是很有趣的經驗^_^)。

直到那時我才知道,這部最早出現在 1954年、由本多豬四郎所導演的超級怪獸電影,原來是在影射二次大戰時美國在日本所投下的原子彈。

美國在1945年投下的這兩顆原子彈,雖然終結了二次大戰,但卻在人類戰爭史上寫下了最無奈的一頁,也在日本人民心中種下永遠的傷痛。日本從二戰之後直到現在,一直沒有顯現出如德國那樣的悔意與自省,恐怕與他們身為人類唯一戰爭核彈受害國有關。

1954年距離美國在日本投下核彈的 1945年間僅相隔9年,本多豬四郎在電影”哥吉拉”中所呈現的藝術性、開創性、與隱喻性,讓他成為世界影壇的大師之一。但當時的國際局勢與氣氛,這種對核彈與核能的指控大概也只能以這樣間接的方式呈現,比較容易讓世人接受。

如今,事隔60年,反核成了顯學、核彈在戰爭中所造成的罪惡更是一再成為人類記取戰爭教訓的代表。哥吉拉電影經過無數次的改編、變形、重拍,甚至成了美國版的怪獸酷斯拉之後,終於在2014年,回歸原始創意精神,以全然明顯的反核、控訴核彈傷害的面貌重出江湖。只不過,這次”哥吉拉”從核能怪獸變成了反核大將。

這部新版的”哥吉拉”從頭到尾都有著很鮮明的反核精神,片中有著許多核電廠倒塌崩壞的鏡頭,提醒觀眾核能發電的危險。劇情不僅安排兩隻新的”壞”怪獸”穆透”是靠核能餵養、面貌猙獰一點也沒有美感,還讓哥吉拉以英雄的姿態徹底將牠們消滅。

另外片中對核戰的控訴也相當直接,藉著渡邊謙的台詞,甚至將美國在日本投下核彈的年月日以及地點都說得清清楚楚了。

但是,有些事情,說太白了,反而沒有隱喻來得有魅力。這部片在反核這方面著墨的痕跡太過斧鑿,有點讓人覺得流於說教,甚至變得諷刺。如果1954年的”哥吉拉”也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大概就不會得到影史上的崇高地位了。

不過反核人士應該會看得很開心,在這部片上映之後,哥吉拉絕對可以成為反核活動中”反核大將”的象徵物。

再來談談影片的情感部分。

當然新版哥吉拉的內容重點不會只有”反核”這一項,片中也放入了很多親情的元素,企圖建立怪獸電影中比較偏重人類情感的特色。

例如劇情一開頭的核能學家眼睜睜看著太太死於輻射、男主角(亞倫泰勒強森)在喪母悲慟中成長的背景與他對父親的責任、男主角的太太與兒子成為他心中的牽絆等等,都是想在這部怪獸電影中加入可以讓人感動的東西。

不過我個人並沒有太多的感動就是了。導演敘事有點凌亂、觀點無法聚焦,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畢竟,一部電影中的”壞蛋”是怪獸(穆透),”好人”也是怪獸(哥吉拉),人類怎麼說都不是戲劇中最重要的因子,是很難塑造出一個觀眾可以將自我投射的主要對象的(觀眾總不可能將自己投射為哥吉拉吧)。

片中明顯是想讓男主角亞倫泰勒強森成為這個對象,可惜我個人是覺得並不成功。導演即使加上了一段以他的主觀觀點拍攝的跳傘畫面,有著如”地心引力”中珊卓布拉克在頭盔中往外看的視角切換。但是本片中這一段除了畫面好看之外,並沒有辦法帶來觀眾情感加分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導演將敘事角度從怪獸大戰突然要轉換成歌頌美軍護國衛民的犧牲精神,令人感覺有點跳TONE吧!

這就牽涉到我個人覺得這部片最可惜的地方:敘事觀點過於雜亂了。

敘事角度過多過雜(觀眾一下子要從男主角的角度來看事情、一下子要從男主角的太太角度來看事情、一下子甚至要從一個毫不重要的校車司機角度來看事情、有時候還必須從穆透或哥吉拉的角度來看事情、、等等),可能是削弱這部片戲劇力量的主因。

加上佔了不少篇幅的核能專家(渡邊謙飾)與指揮官(大衛史崔森飾),似乎在劇中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讓人無法了解導演在角色配置上的用意。還有那場穆透在電網層層戒備狀態下第一次活動時的重頭戲,拍得實在很難有說服力(整個場地工作人員的戒備疏散有如兒戲)。另外有些人類打怪獸、怪獸打怪獸的動作片段剪接失去張力,讓觀眾會有點感到無聊。也都是這部戲比較可惜的地方。

仔細想想,這部片除了哥吉拉的獨特魅力外,其實類型跟”環太平洋”蠻像的,劇情都是有著巨大的怪獸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也都靠巨大怪獸對打的絕佳特效來征服觀眾。不過因為”環太平洋”中的”好人”是人類,故事比較好發揮,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的說故事技巧以及對動作張力的掌握,也都比這部”哥吉拉”勝出不少。

所以,到底這部"哥吉拉"值不值得看呢?

我想,”哥吉拉”迷們看這部片會覺得血脈噴張、反核人士看這部片會感到”深得我心”、一般觀眾(例如我)看這部片也可以降低對劇情內容的要求、不要期待影片帶來感動與餘韻、純粹享受身歷其境的特效(在此指IMAX 3D版本)就是了。

大家各取所需,”哥吉拉”橫掃各地票房,是完全不會讓人意外的。

PS.雖然有些哥吉拉迷觀眾對於男主角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搶了哥吉拉的戲分很感冒,不過身為女性觀眾,我是覺得在"安娜卡列尼那"中飾演多情帥氣佛隆斯基的這位男演員,在這部片中還是蠻令人賞心悅目的啦!^_^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