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花了不少時間上網查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以及1915年英國與澳紐聯軍攻打土耳其加里波利戰役的詳細資料,然後再花了2小時看了澳洲導演彼得威爾在1981年所拍攝的『加里波利(Gallipoli)』。我想大家從自己的觀影經驗中都可以了解,只有一部好電影才能對觀眾產生這麼大的後座影響力。這部『伊斯坦堡救援(The Water Diviner)』,大概是我看過除了『來自硫磺島的信』之外,最好看感人的反戰電影了。

 

雖然片商將中文片名取為『伊斯坦堡救援』,有點想藉連恩大叔的救援系列片名來刺激票房的取巧意味,但是觀眾如果注意到原始的英文片名『The Water Diviner(預測水源者)』,再對照片中羅素克洛(Rusell Crowe)的出場戲,那悲傷孤獨內斂堅忍的掘井身影,大概就能了解讓這部影片好看感人的大功臣之一:人物塑造。

 

根據影片資料,本片編劇安德魯安納斯塔西歐(Andrew Anastasios)在研究澳洲歷史時,無意間發現一封信,信件是由當年負責加里波利戰場軍人遺體尋找的皇家戰爭喪葬部隊中校所寫,信中有一句話:「一位老先生設法由澳洲來到這裡,尋找他兒子的墳墓」,這句話成了編劇構思出這部影片的靈感。在片中,這位老先生就成了羅素克洛所主演澳洲農夫康納,他的三個兒子在這場戰役中死亡,他的妻子在承受喪子折磨、也折磨了先生康納四年之後自殺。康納在戰役後四年、埋葬了妻子之後(1919年),從地廣人稀、地理氣候條件惡劣的澳洲西部,來到伊斯坦堡,想前往加里波利半島,尋回兒子們的屍骨。

 

羅素克洛這次自導自演,延續了他在『神鬼戰士(Gladiator)』及『關鍵救援72小時(The Next Three Days)』中堅毅含蓄內斂慈愛的角色特質,將這位康納先生的痛苦與悲傷詮釋得讓人非常心痛。從片頭只有愛犬陪伴的孤獨掘井、鑿出水源的喜悅只能與愛犬分享、面對憂鬱成病的妻子被迫夜夜對著三個空床位讀著兒子們小時愛聽的故事、腦中不時浮現過去與兒子們共同度過的患難(劇力萬鈞的沙塵暴危機段落)與歡樂、、、等等,在編劇強大的人物塑造功力、以及羅素克洛的優異演技之下,觀眾們已經可以將康納先生喪子的悲苦活生生地印烙在心裡了。這也是我認為本片之所以可以如此感動人心的一大原因。

 

然而為什麼「一位老先生設法由澳洲來到這裡,尋找他兒子的墳墓」這句話對編劇會這麼有威力呢?這就要說到讓這部影片好看的大功臣之二:觀點平等的反戰思維。

 

各位不妨查查世界地圖,澳洲離土耳其有多遠呢?我從地球儀上粗略估計,幾乎要橫跨四分之一個地球了。想像一下,在1919年,這位老先生由澳洲西邊的伯斯出發,必須搭船橫渡印度洋,由南半球進入北半球,然後經由阿拉伯海、紅海,先到達埃及,再穿過地中海,最後才能抵達伊斯坦堡。這是多麼漫長艱辛的一段路程?(這也是在片中羅素克洛離開澳洲後必須半年後才到達伊斯坦堡的原因)。

 

而從我們想像著老先生不遠千里找尋兒子屍骨的那股巨大悲傷與遺憾中,我們不禁要問?相隔如此之遠,1915年澳紐聯軍為何會捲入這場戰役呢?

 

關於這場戰役的詳細歷史大家上網GOOGLE一下就可以明瞭,我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為了報答俄國的協助,答應俄國的要求,牽制土耳其的軍事能力,同時英國也想拿下土耳其的交通要道,所以出兵位於土耳其領土西南端的加里波利半島。當時澳洲還是大英帝國的聯邦之一,紐西蘭也才剛獨立不久,所以加入英國所主導的戰爭,是十分合理的。 英軍與澳紐聯軍由於錯估戰場地形、也低估土耳其軍力,所以在這場戰役中死傷慘重、最後無功而返。在此戰役中,英澳紐聯軍損失將近七萬軍人性命,土耳其軍隊的死亡人數也將近六萬人。

 

台灣不是歐洲國家、我們也不是澳洲人民,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加里波利戰役對我們來說都是不熟悉、甚至不知情的一個名詞而已。但是對澳洲人來說,這場戰役是他們的國家戰爭傷痕,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而澳洲的影劇工作者也常將這個戰役作為戲劇的素材。

 

由澳洲大導演彼得威爾(Peter Weir)在1981年拍攝的影片『加里波利(Gallipoli)』就是以這場戰役為背景的影片,在片中,我們可以了解在1915年的時代氛圍中澳洲人民對這場戰爭的感覺,他們覺得參戰是光榮的,是為了反德國,年輕人根本對戰爭一無所知,就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糊裡糊塗興沖沖地結群從軍去了。

 

影片中描述兩位主角(Mark Lee與Mel Gibson主演)整個在伯斯加入軍隊以及在埃及受訓的過程都充滿了歡樂與興奮。以現在的觀影眼光來說,三十幾年前的這部影片中間這大一段是有點冗長無聊的。

 

『加里波利』全片的重心是在最後的十五分鐘,當這些將戰爭過度美化的大孩子們真正抵達前線,發現死亡就在眼前、戰爭似乎是毫無意義地爬出壕溝送死時,影片中讓他們留下了擺放信物與家人永別、極為遺憾的身影。影片最後一個畫面是在主角Mark Lee被槍擊後停格,與片頭呼應的阿爾比諾尼慢板樂聲響起,讓觀眾不禁鼻酸。最後這一段的藝術性處理讓這部影片具備了強而有力的反戰力道。

 

這部三十年前作品的反戰力道是來自於導演彼得威爾對於社會氣氛將戰爭本質誤解與宣揚的批判。而三十年後,同樣是澳洲電影、同樣是以「加里波利戰役」為背景題材,『伊斯坦堡救援』的反戰力道,則來自于對兩方參戰國的同理心。

 

本片中非常難得地給了土耳其軍官哈山少校(伊瑪茲厄多根Yilmaz Erdogan 飾)一個正派且重要的戲份,由他的觀點,我們可以認清加里波利這場戰役的本質:「侵略」,不管英澳紐聯軍有再多的冠冕堂皇理由(正如羅素克洛的台詞,澳洲加入戰爭是為了原則),都無法否認背後真正的意圖就是「侵略他人國土以獲得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利益」。

 

也正是這種「不醜化敵國」的胸襟,讓這部影片帶給觀眾更多的省思空間。這也是我覺得這部片「觀點平等的反戰思維」可貴之處。戰爭是無奈的,戰爭結束後,英國與土耳其雙方政府都拿出誠意來進行喪葬處理,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電影中看到如此悲涼的反戰表達(這一段中有許多台詞都深具意義)。

 

除了觀點平等之外,片中還殘酷忠實地呈現了戰爭的殘忍,那段康納小兒子在戰場上臨死前長達數分鐘的哀嚎,是我看過最簡單、卻最有力的反戰畫面。導演選擇用長時間的聽覺效果來讓觀眾認清戰爭,是很勇敢、也很成功的設計。

 

另外,『伊斯坦堡救援』似乎也承接了『加里波利』的戰爭論述,由羅素克洛的台詞,道出年輕人從小被灌輸不正確的英雄主義思想,是整個社會與父母教育上的失責。

 

最後,要說說這部片中所呈現的澳洲與土耳其地理背景,澳洲西部的氣候多變、廣大蒼茫的土地對其民族性格與文學作品一向有深遠的影響(Coursera課程中就有一門由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所開設的澳洲文學課程,主要探討廣大的土地對澳洲文學作品的影響)。主角康納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了艱苦卓絕的意志,也呈現出這種環境下接觸精緻藝術的可能性較低。

 

當康納在伊斯坦堡見到了舉世聞名的「藍色清真寺」,被這個偉大建築物的精雕細琢與恢宏氣度所感動時,似乎也提醒了觀眾,即使宗教屬性不同、語言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是只要是「人類」,都會有共通的對文化之美的欣賞與敬畏。西方國家雖然現在是世界的強權與中心,但中東國家過去也曾留下深厚的文化寶藏,到底誰優於誰?誰又有權利可以自以為「高人一等」?這些都是觀影過後可以讓觀眾想想的內容。

 

當然,『伊斯坦堡救援』既然是羅素克洛第一次執導的影片,也不會是全然完美的,影片最後四分之一左右(康納與哈山少校要尋找救援大兒子)敘事節奏稍微有點急,故事進行得很匆促,劇情也有著較多的巧合,但瑕不掩瑜。另外,就是影片在伊斯坦堡部分,旅館老闆娘愛希(歐嘉柯瑞蘭蔻Olga Kurylenko飾)與康納之間的感情進展算是劇情重點之一,我個人覺得這部分讓影片增加了幽默感,但並非內涵重心,所以就不多加討論了。


總之,『伊斯坦堡救援』以及『加里波利』,讓我們看到了認真且俱有文化涵養的電影創作者,如何藉由電影這項藝術,讓全世界的觀眾認識他們的國家歷史、了解他們的國家傷痕、以及這些傷痕的前因後果與影響。而其中毫不說教的反戰思維,更是全世界人們所該共同珍惜的寶藏。

 

IMDb:7.3(這樣的低分實在匪夷所思)

MyScore:9.0(適合所有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號外!號外!這個部落格有FB粉絲專頁啦!***

 

 

 

我已經在FB設立了粉絲專頁『泰瑞莎的電影文字寓』,沒錯,比這個部落格名稱『泰瑞莎的文字寓』多了『電影』兩個字。^_^還請加入支持喔!網址是:https://www.facebook.com/terrisa.movie/,感恩!:)*******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