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影片『刺客聶隱娘』,有著得獎的光環,再加上宣傳中強調這是侯孝賢導演籌備十年(一看到「十年」就令人肅然起敬)的心血力作,從上映前就已經得到許多關注。網路上已有許多關於其藝術性凌駕故事性的評論,也有很多闡述聶隱娘這個角色女性悲歌與豪情的分析,這些部分我就不多說了。本片的劇情既簡單又複雜(簡單說就是一個女刺客的不凡遭遇與內心糾葛,複雜度在於與她牽扯的人物眾多關係讓人頭昏眼花),建議您觀影前還是上網將影片內容人物介紹、唐朝藩鎮歷史背景、以及「聶隱娘」故事原文都先看過一遍,進了戲院後才不會一頭霧水。(雖然劇情與原著故事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有讀還是比沒讀好。^_^)

 

懷著崇敬的心情看過這部片後,只能說,每個人看電影都有一個目的,如果您的目的是想聽一個好聽的故事、看導演如何用這個故事來闡述心中想說的人生哲理,那這部『刺客聶隱娘』肯定不適合您。武俠片中,大概就是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以及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可以達到故事性、哲理性、藝術性、娛樂性均可兼備的境界。

 

我個人是覺得『刺客聶隱娘』還是一部以美學為亮點的影片,在上映前先到坎城參展是必然的,法國電影界大概是全世界最欣賞及注重電影美學的地方了,尤其是這種充滿東方古老歷史韻味的電影,想來不受青睞也很難。

 

但是美學的標準因人而異,有人認為自然就是美,有人認為影像色彩精雕細琢就是美,也有人認為畫面構圖精準設計才是美。關於侯孝賢導演在本片中所捕捉到的自然山水之美,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種長時間耐心對畫面美感的追求,是一般人所很難做到的。我個人覺得這是全片精華,其他外景中出現人物的場景影像構圖就都沒有這些空景來得有美感。

 

至於影片中的另一個重點:對唐朝人物服飾與古裝佈景的雕琢之美,我個人並沒有很喜歡,總覺得劇中人物與這些服飾場景格格不入,好像這些華服對演員來說真的是「戲服」。不管是聶隱娘的傳統黑衣造型,還是另一名女殺手「精精兒」的誇張威尼斯面具造型,或是眾女星們的宮廷貴婦造型,甚至是阮經天的侍衛造型,都讓我有種極不真實的感覺。許多場畫面精心設計的人物對談、對打戲(例如田季安與胡姬坐在床邊的對談、聶隱娘與精精兒在樹林中的對戰),也都讓我有同樣的不真實感。

 

也許,美得過頭,就失去了某種戲劇中必須具備的寫實感,妨礙了觀眾入戲的情緒。以下就說說劇中幾個讓我有入戲障礙的點吧。

 

我在欣賞本片時第一次被打斷入戲情緒的點,是在於許芳宜所飾演的道姑臉上的化妝。當然女人總是愛美的,但是這位該是「滅絕師太」原型的道姑公主是不是會那麼在意自己的外表,以至於臉上的化妝已經有點濃到讓人無法視而不見了呢?這是個困惑我的問題。

 

接下來是道姑公主開口說話了,說的是比漢朝「史記」中文字還要晦澀的文言文。坦白說劇中人既是唐朝人,說文謅謅的古文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妥,只不過這種文言文式的台詞在劇中出現的時機讓觀眾很難捉摸,有時是前一位演員還講古文,後一位演員就講白話文了;有時是同一位演員前一句台詞還是古文,接下來一句就很有現代感。這種台詞時代感無法統一的問題,也影響了我觀影時的情緒投入程度。(在此插個題外話,這讓我想起前一陣子上Coursera臺大「史記」課程時,有一道作業題目是要模仿古人的用語寫信給史記書中的任何一位人物,我想來想去寫了半天,還是只有一些代名詞「汝」、「僕」之類的用字有點古意,要模仿古人說話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啊!這也難怪本片中非常像古人說話的對白,都是類似從書上照本宣科抄下來的句子,頗為僵硬,而自行編寫的對白,又很難逃離現代感的原因吧!)

 

再來,劇中聶隱娘首次不忍心殺掉家有幼子的大僚,回道觀稟報道姑師父,舒淇在一個遠鏡頭中拾階梯步行而上,這個鏡頭有點令人傻眼,因為錄音音效所傳來的腳步聲真是無比拙重,很難令人相信這是一個武功高手的腳步聲,倒比較像我們平常去爬山時的蹣跚拖步聲,而這個鏡頭又維持很久,讓人想忽略這個腳步聲的違和感也難。觀影的投入感也就受到影響了。

 

同樣的腳步聲問題也出現在舒淇最後一次回山上見道姑師父準備抗命的那場戲中,一樣是長鏡頭、一樣是遠景,舒淇的腳步聲也一樣充滿了現代的拙重感,即使是後來道姑凌空而起的乘霧追擊唯美畫面,也很難消去這個腳步聲在我心裡的迴音啊!

 

另外,影片在非常簡單的劇情中還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困擾著我,也讓我有點難入戲。那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聶隱娘(窈七)要回來殺田季安了,聶隱娘的爸爸還可以安安穩穩地繼續在田季安身邊任職,而田季安可是個臣子開朝會時說話惹毛他就得被貶官流放的暴君哪!這個劇情設計會不會太理想化了一點?

 

而全片也就是一個編導假設所有觀眾都熟知聶隱娘的故事、觀眾也應該不會在乎影片將原著改編故事說得好不好聽的理想化狀態下所呈現出的一份藝術創作。(全片我印象所及只有一場戲是用傳統戲劇渲染力的方式說出精彩故事,就是片中那場田季安對田元氏揮劍的戲,堪稱全片張力最大的一場戲了。)

 

既然是藝術,就沒有標準可言,全看每個人的接受度了。侯孝賢導演的這部『刺客聶隱娘』,在華語電影中可能是少數以畫面精雕細琢為亮點的影片,很可惜我個人在劇中沒有感受到太多導演所放入的深刻情感與思想。

 

也許導演想講「青鸞舞鏡」的懷才不遇與孤獨、也許導演想講女性受時代禮教擺佈的自省與自強、也許導演想講一男三女間的感情糾結、也許導演想以宮廷鬥爭暗喻人性糾葛,而且他也確實都做到了。這部影片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東西其實不少,只是對我個人來說,我沒有在片中看到可以感動我、進到我內心的東西。或許我的慧根還不夠,也或許侯導這次真正投注在影片中的生命力,就是著重在技術的美感上。

 

這一點是與我在看『臥虎藏龍』、『東邪西毒』、還有侯導過去作品『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時很不一樣的(抱歉我也很久沒追侯導的影片了),在那些片子中我都可以發現一個導演所放入的深切議題與情感。也許我還是適合情緒渲染力大一點的作品。^_^。

 

最後不得不再提一次同樣是以影像精雕細琢聞名於世的神作級影片『驚豔布魯哲爾(The Mill and the Cross)』,這部電影除了每一格畫面都美得像幅畫之外,它還讓我們看到了尼德蘭畫家布魯哲爾勇敢以畫作明志(預言尼德蘭將成功反抗西班牙暴政獨立)的偉大情操,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一個詳實深刻的認識、以及一股心靈上深沈寧靜的感動。這也是與欣賞『刺客聶隱娘』結束時除了被自然美景震撼之外心裏不太有感覺的觀影經驗大不相同的。

 

也許距離產生美感,這是為何我這樣一個東方觀眾,可以被一個描述十六世紀時尼德蘭畫家的影片所感動,卻無法被這部描述中國唐朝人物的『刺客聶隱娘』所感動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還是很感謝侯導拍了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不同類型的觀影選擇,讓我們受了一次大自然美景的洗禮,也能享受到林強的高超配樂。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有機會仔細讀了裴鉶的「聶隱娘」原文,原來原著中的故事還蠻好看的呢!^_^原著與電影故事的比較,這裡有一篇評論寫得非常深入精彩,請參考:http://cn.nytstyle.com/culture/20150906/tc06assassin/

 

在台灣社會因政治問題逐漸去中國化的現在,這部片也提醒了我們,如果因意識形態而自外於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之外,將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

 

PS.從影片結束後的字幕中才知道本片編劇之一是謝海盟,也就是文壇朱家三姐妹老二朱天心的女兒,當年朱天心那本「學飛的盟盟」中的小主角就是女兒謝海盟,事隔多年,小女孩長大了,竟然可以跟阿姨朱天文一起編劇啦!應該也算是美談一樁吧!

 

 

 

 

 

IMDb:7.4(投票人數只有600多人,只能參考)

 

MyScore:8.0(適合喜愛大自然美景、不在乎影片故事性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