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5BMjA0NjA4NjE2Nl5BMl5BanBnXkFtZTgwNzIxNTY2NjE@._V1_UX182_CR0,0,182,268_AL_  

最近根據小說翻拍的電影實在是不少(例如『不存在的房間Room』、『因為愛你Carol』),通常這類改編的電影大家都難免會比較一下小說原著與影片到底哪個比較好?不過這部『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其實是部很難去評比的片子。以下心得就試著來說明這個原著、影片中在虛構、真實間層疊交錯的現象。我個人是覺得這部分還蠻有意思的。^_^

 

為何我說這部『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其實是部很難將原著與影片加以評比的片子呢?因為原著小說雖然是根據全世界第一位變性人莉莉艾勒柏(Lili Elbe )的真實故事所寫成,但是書中絕大部分的情節、以及人物(甚至是主角背景)都是虛構的。

 

而電影雖然是根據此本原著翻拍,卻將劇情選擇性地簡化成為較接近真實人物的故事。所以到底電影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虛構的?到底什麼才是「忠於原著」?認真推敲的話真是會使人感到頭昏腦脹的。^_^

 

根據資料,真實的變性人莉莉留下的史料並不多,大約就是一些當時的報紙報導、以及莉莉的日記書信與就醫資料。小說「The Danish Girl」的作者大衛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最開頭想寫這本書的切入點,除了想要以虛構的情節來描繪埃恩納(莉莉)夫妻之間的婚姻與愛情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因素,就是想揣摩莉莉在身份轉換前後對自身過去歷史與記憶的處理,他說:

 

「過去」在小說中一向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本書有趣的一點是:誰的過去?當埃恩納扮成莉莉,哪些記憶(包括實際的和情感上的)屬於埃恩納,哪些屬於莉莉,哪些記憶是兩人共有?(資料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57156

 

作者對這一個主題有很宏大的引申企圖。我記得當初讀小說時,作者的序很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此時他正站在德國易北河(Elbe)河邊(為了尋找當初莉莉接受變性手術的軌跡),心裡想著莉莉與埃恩納(Einar)的歷史與記憶糾葛問題,也可以引申為人類面對歷史與記憶的問題所以決定了這本書的寫作方向與格局。這個序讓這本書的分量陡然增加許多。

 

所以作者在有限的史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虛構情節來建構他有關婚姻、愛情與記憶的主題,不僅書中出現的許多次要角色都是虛構的,甚至連主角埃恩納夫妻的成長背景,也多半是虛構的。

 

例如真實的埃恩納太太葛麗塔(Gerda Gottlieb),原本是丹麥女子,她與埃恩納兩人在巴黎定居後,兩人才能自在地一個日常以女裝出現、一個可以過女同性戀的生活。在書中葛麗塔(Greta)卻被虛構成了從美國加州來的富家女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虛構出葛麗塔在美國的成長過程與叛逆個性、以及她在美國的第一次婚姻(葛麗塔不顧社會壓力嫁給一位藝術家,卻不幸經歷孩子夭折以及先生病逝的重大打擊)。書中也虛構了埃恩納的兒時好友漢斯、以及葛麗塔的雙胞胎弟弟前來分擔葛麗塔(因埃恩納的性別問題)所背負的心理重擔,並且讓葛麗塔與漢斯有了感情上的美好結局。

 

原本我讀小說時,還以為這些人物、內容基本上都是真的,只是作者加以小幅虛構。後來查資料時才知道原來這些幾乎完全是虛構的,心裡著實有些訝異。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做,直到看過電影後才了解。

 

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心裡最常有的感慨就是:「埃恩納的太太好偉大!」。

 

的確,本片全片最大的焦點,似乎是葛麗塔這個角色,她從意外讓丈夫體會了對「扮成女人」的喜悅開始,慢慢承受著丈夫對性別認同的變化以及痛苦,最後成為支持丈夫生存下去的支柱(心靈上與照護上)。(女星艾莉西亞維坎德 ALICIA VIKANDER也因為這個角色拿下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劇中這個角色的表現雖然突出,但因為影片缺乏對這個角色背景的描述,我們總是會有點納悶,她的勇氣從何而來?

 

影片中將葛麗塔的勇氣簡約成這就是「愛」的力量,所以我們在兩小時的影片中會感到劇情有點冗長無聊,好像兩人間的僵局不斷重複,埃恩納就是會朝變性之路走去,而葛麗塔就是會失望難過悲傷痛苦但仍支持著他。到底他/她們心裡在想什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影片中是比較沒有敘述的。

 

我想這就是這部片比較可惜地方,我們知道很多的「What」,但不知道「Why?」。我想小說之所以必須放入大量的虛構元素,就是為了想多解釋一點「Why?」吧!

 

相形之下,小說中在葛麗塔這部分是描述得很成功的,雖然這是作者虛構的!而作者同時應該也虛構了埃恩納的童年在家鄉與漢斯的萌懂同性情愫,這部分的情節影片就保留了。

 

但是影片還是刪去了書中對埃恩納在巴黎對自己性別認同最徬徨、心理最黑暗時期的描述。(那段埃恩納常上色情表演坊的日子,在書中是以極為不堪的方式結束,我想可能影片必須顧及分級制度下的票房,所以刪去一些埃恩納與陌生男子的性愛段落)。

 

我個人看小說的感覺,葛麗塔的部分是比埃恩納(以及莉莉)的部分精彩,我想畢竟我們很難去了解變性人心裡的想法。

 

小說中最後莉莉因為想為愛人亨利克(班為蕭Ben Whishaw飾)生孩子,所以天真且滿懷希望地前往德國進行移植子宮的手術,導致死亡。雖然這部分小說的尾聲也是讓我有點只知道「What」,但不知道「Why?」的可惜感,但這樣的安排讓莉莉的最終手術動機變得很神聖:她是想要與所愛的人生育自己的孩子

 

而說到亨利克這個角色,在小說中還蠻重要的,他算是一個讓埃恩納想要完全變成女人的起始點與最終動力,他也是真心接納埃恩納這個人的「本質」,不論這個「本質」是以埃恩納還是莉莉的身份出現。這個角色很能代表這本著作的主題與精神。

 

不知道為何影片中將這個角色改成不太重要、而且在「性」的方向上琢磨較多、甚至最後還將他打入同性戀(好像他當初之所以喜歡莉莉是知道他是男扮女裝似的)。我個人覺得這是改編得很失敗的一個地方。

 

雖然事實上莉莉的愛情生命中的確沒有亨利克這個人。影片中的莉莉並沒有特定的愛人,她只是想要體會身為女性的「性」而在接受建置陰道手術時死亡,這一點也許比較接近事實(真實的莉莉是在第四次手術:移植子宮與建置陰道後,因器官排斥感染死亡),不過這樣的劇情安排讓莉莉最後的手術動機沒有那麼感人。

 

只能說,影片選擇性地在小說的虛構情結人物與真實的莉莉生活中穿梭,但劇本結果並不是很理想。

 

影片中還有一點改編得比較不合理的地方,是過分強調了埃恩納在變性前與葛麗塔之間的性關係,好像變性人在性別覺醒前一定有很符合刻板印象中的性能力,在小說中以葛麗塔的觀點說明了她與埃恩納之間很少有性行為(感覺埃恩納在性別覺醒前就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喜歡以男性身份進行性行為,這樣似乎比較合理),他們倒比較像是心靈伴侶。

 

埃恩納在小說中是嬌小白皙內向的、葛麗塔是高大粗獷開朗的,他們之間的感情與依存像是一種互補,很有說服力。這也是影片中較欠缺的。(當然,我們一樣會面臨「到底事實是如何?」的難題。)

 

最後,關於影帝艾迪瑞德曼( EDDIE REDMAYNE)飾演莉莉的表現,已經有很多影評討論,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受限于劇本,這個角色比較可惜地是只能讓觀眾知道他的行為(What),而不知道他的想法(Why),所以即使已經是相當細膩地男扮女裝表演,還是有點遺憾。

 

總之,本片原著小說的尾聲與改編後的整部影片似乎都有點不夠深入角色內心的刻劃,影片在情節上更是略微薄弱了些,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的前作『王者之聲』與『悲慘世界』都是我很喜愛很崇拜的影片,所以我看這部『丹麥女孩』是有點小失望的。但小說作者用心搜集有限資料以及以大量虛構人物情節來架構宏大主題的寫作方式,是很值得學習的。

 

回到我文章最初所說,小說改編自事實,但增加了大量虛構的人物情節,而影片再改編自小說,卻回到較沒有劇情感的事實。藉由大眾文學與通俗電影的努力,讓這對原本已經被世間幾乎遺忘的世界第一位變性人夫妻,又重新得到大眾的關注。

 

經過這層層疊疊的改編再改編、虛構與事實之間的交錯重置,最終我們心中所認知的埃恩納、莉莉、葛麗塔,究竟有幾分是虛構的?又有幾分是真實的?這反而成為觀看這部影片後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_^

 

PS.寫完這篇文章後,對照最近我正在看的這本奧罕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書中正好是這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在剖析小說讀者分辨書中虛構與真實的閱讀心智活動。我覺得自己就像是被剖析的讀者,對於這樣的巧合真是感到非常的喜悅。:)

 

IMDb:7.0(本片在台灣賣座不差)

MyScore:8.0(適合兩位主角的影迷)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