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篇心得下標題時,我才發現,上一篇心得中寫的是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導演保羅海吉斯,這一篇心得寫的是一位不想正常說故事的導演蔡明亮。非常有趣的巧合。^_^

上個禮拜有事上台北大安區一趟,順便把握機會到和平東路上的北師美術館欣賞了蔡明亮大展。其實說是大展可能有一點言過其實,展場大約佔窄窄的三層樓空間,以樹枝落葉加上許多"郊遊"影片的片段放映,構成一股刻意的廢墟感。由於我一向對這一類展覽藝術的欣賞沒有慧根,所以還是乖乖看場電影就好。^_^

展場中有兩個放映室,大約每個小時都會放映一場"郊遊"。這部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電影當初幾乎沒有作院線上映(這是台灣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屆得到最佳影片的電影一般觀眾都無緣在戲院中欣賞,我個人相當不明白這種荒謬性存在的道理),所以想在大螢幕觀賞這部作品的觀眾可以把握這個機會。

關於蔡明亮導演的這部作品,我個人覺得並不是很難消化(至少我沒有睡著^_^),但是關於這樣非常明顯顛覆一般觀眾對電影媒體觀感的作品,我想還是少做長篇大論心得評論為妙。在此只說說我的幾點簡單感想。

這部"郊遊"的簡單故事,可能在影片資料介紹中就已經寫完了(而且還整理得比較有條理),就是在社會底層失意人的失意生活、與孩童世界中對這種生活天真無抱怨的接受。

影片中最常被拿來宣傳的李康生在橋墩下的舉牌人片段、高麗菜片段,在劇中的確佔了很大的分量。長時間的近距離鏡頭,會讓觀眾對這兩段的表演留下極深的印象。

這部片另外一個特色是有兩段主要人物站在廢墟中長時間凝視一幅大型壁畫的鏡頭(其中一個鏡頭長達十四分鐘),那幅壁畫的內容是在遠山的背景中一片佈滿碎石的河床。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可以隱約感受到那幅壁畫其實也許算是影片的主角,但卻不很明白其中含意。

看完電影後查閱了展場張貼的資料文章(有一篇密密麻麻長達四頁的學術性文章專門在討論這幅壁畫在片中的含意),才知道那幅壁畫的來由,在這裏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影評人膝關節專訪蔡導演中對這幅畫的單介紹。(http://blog.roodo.com/blue1989/archives/31285647.html)。

我為什麼不針對那幅壁畫多做說明呢?當然一來是我自己不太能體會這幅畫除了與片中的廢墟場景相互呼應、象徵劇中人物心境也成為廢墟之外,還有其他更重大的含意。二來我個人比較傾向電影帶給觀眾的感動是不應該經過解釋的。

由訪談中我們可以知道蔡導演這部"郊遊"中很大部分與這幅壁畫息息相關,甚至很可能因為當初勘景時發現了這幅壁畫,而將整個影片的呈現內容與方式與它做了某些配合。

這讓我聯想到同樣一部以一幅畫作為影片中心的電影"驚豔布魯哲爾(The Mill and The Cross)"。在此說個題外話,我個人非常非常推崇這部電影。導演由重現畫家布魯哲爾著名畫作"前往骷髏地的行列"的創作背景、時代氛圍、社會風俗、人物景色等等,利用數位科技,造就了一部每個畫面都有著如油畫美感般的電影。並且除了影像的巨大魅力外,呈現了一種難以名之的寧靜與深沉感,讓觀眾有一種心靈上深思的感動。(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我的簡短心得:http://cfsjhscfsjhs.pixnet.net/blog/post/212284391)。

當然每位創作者都有他自己想表達藝術的方式,蔡導運用這幅壁畫的方式,是否能帶給一般觀眾除了視覺意象上更多的深層感覺,這就不是我們所能評斷的了。

雖然老實說觀看這部"郊遊"時我並不是很有感覺,但是全片中卻有一個段落讓我感到非常震撼,那是觀眾第一次知道李康生家庭背景以及為何本片英文片名要叫做"Stray Dogs"的段落。片中極為詳細寫實地描述李康生帶著兒子女兒在公廁簡單梳洗、以及進入簡陋棚屋中準備睡覺。那種詳實的程度、演員動作表情演出的自然、旁觀紀錄式的鏡頭,會讓人感受到導演不做作的悲憫。我個人認為這是勝過全片任何近距離鏡頭的表演、以及超長時間刻意不動鏡頭的段落。

也許有些觀眾像我一樣,一想到要看蔡明亮導演的作品就有點怕怕的,怕片中角色那股一貫永無止盡的失意落寞、也怕那乍看像是一成不變的表現方式。

不過感謝導演在這部"郊遊"中更加自我的堅持,讓我在觀影時沒有太大的壓力。導演既然不怕觀眾看不懂,也不怕超長靜止鏡頭會讓觀眾"走神",那身為普通觀眾的我,就可以細細地品味片中充滿藝術性的畫面構圖(例如海邊、廢墟、空屋等等),也可以在鏡頭靜止時讓思緒飄出電影,想想自己的事情。^_^

我想,觀眾看蔡導演的作品(尤其是近幾年來的作品),可能不要抱著"想聽故事"的心情去看,而是抱著欣賞"電影美學"及"影像片段情緒思想表達"的期待去看,會比較容易得到滿足。^_^

PS.以上淺見、非常不專業,還請專業有深度者莫怪。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