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V5BMjE4NzgzNzEwMl5BMl5BanBnXkFtZTgwMTMzMDE0NjE@._V1_UX182_CR0,0,182,268_AL_  

這部『不存在的房間(Room)』得到各大影展的肯定、在IMDb上也得到8.3分的高分、預告片更讓人對影片充滿期待。不過,很可惜地,可能因為我是先看過原著再看電影,看過電影之後,不太能明白為何本片可以得到這麼大的讚譽,因為影片的精彩度與細膩度與原著相比似乎遜色不少。以下說說我的看法,如果與您盛讚本片的觀點相左,還請包涵。^_^

 

對本片期待甚高的我基於對一部好片的尊重,昨天觀影前花了三天努力拼完小說閱讀,在對故事中主角「媽媽」與「傑克」有了完全認同後,開始欣賞本片。觀影過程中我心裡忍不住一直覺得:「這個編劇與導演有點蹧蹋了一部好小說」。沒想到本片編劇就是小說作者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本人,而且本片還得到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這讓我對自己的鑒賞力幾乎要失去信心,實在是很糗。^_^,可見文字的力量在每個人的腦袋裡建構出的畫面可以有多大的差異。

 

 

~以下有雷~

 

 

這個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是以奧地利真實社會離奇事件為靈感的劇情。一個19歲女孩(基於善心受騙)被綁架關在綁匪家後院的一個隔音小工具間(就是「房間」)內,成為綁匪洩慾的工具、甚至產下一子(傑克)。有了傑克讓她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她也在這狹小的空間內讓傑克以為「房間」就是美好的全世界、並且健康天真地長大。七年後,當傑克五歲時,她計劃了一個逃亡行動。這個必須完全仰賴小傑克裝死脫逃才能使他們得救的過程,是整個故事最令人緊張的部分。

 

但是這個故事比較有深意的地方,則是作者在傑克與媽媽逃亡成功後對他們的處境探討。母子兩人脫離了密閉房間的監禁生活,卻必須面臨適應外在社會大眾媒體的過度關懷或嚴苛批判、以及融入社會的心理障礙。脫離「房間」對「媽媽」與「傑克」來說各有不同的意義,也各有不同的感觸。她/他們會不會寧願不曾離開「房間」?則是作者對現代人物質生活無虞卻可能缺乏精神自由的一種反思。

 

所以整個故事大約可以分為在「房間」內及離開「房間」後兩大部分,不管是在原著中還是影片中,這兩個部分分配到的篇幅都是差不多各占一半的。不同的是,小說中著重在感知的細膩描寫,影片則以事件的表象為主。

 

受到廣大讀者好評的原著小說,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全文使用傑克的五歲童言與視角來敘述這個故事,而且使用得非常非常好。雖然這是個可怕殘忍的故事,以童稚的言語道來讓整個情節不至於太過陰鬱,但最後令讀者心疼反思的力量反而更強。

 

原著中前半段傑克敘述他與媽媽在「房間」內的生活,就像是一個盡責的全職媽媽與小孩在家裡每天充實生活的寫照(我們幾乎可以想像這是作者將自身經驗變形而成的成果)。他們玩遊戲、上體能課、做勞作、玩烹飪、看電視、讀繪本、講故事,生活中各種小事在傑克的敘述口吻下都變得很有意思,讀者完全不會有愁雲慘霧的感覺。

 

但慢慢我們會發現他們的食物數量及種類很少、綁架者「老尼克」的陰影出現,讀者漸漸知道他們在過什麼樣的日子,就更能體會「媽媽」保護傑克的苦心。這就像看『美麗人生』中的爸爸如何讓兒子在猶太集中營中相信那是一場躲貓貓遊戲一樣,令人心疼。

 

書中敘述的逃亡過程,從籌備到實現,更是精彩無比,緊張得令人無法放下小說。完全以傑克口吻敘述的驚險,混合了對現實世界完全無知的天真、不安與恐懼,將劇情張力拉到最大。

 

小說中後半段對他們進入社會中的生活,更是描述得相當細膩,以傑克的眼光來看世界,更多了一份童稚的醒世意味。社會體制對他們的過度保護、新聞媒體紅人完全搞錯焦點自命清高的質問(「媽媽」為何不將傑克送走讓人領養?是否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傑克終究有綁匪血緣的殘酷事實、「媽媽」無法適應新生活的自殺逃避、傑克在祖母關愛下融入社會的各種體驗等等,都能以傑克的第一人稱敘述達到非常貼切的、既幽默又嚴肅的效果,讓讀者留下相當獨特閱讀經驗。

 

但是在影片中,影像的呈現很難用第一人稱來表現,完全童稚口吻敘事的感人力量(這個小說的最大成功處)在影片中就無法顯現得那麼令人驚豔了。加上劇本以影像替代文字的敘事方式缺少了細膩、改編原著的地方多半採用普通的一般敘事法,讓我在看電影時幾乎沒有太多感動。

 

電影中可能受限於片長,對傑克與媽媽在房間內的生活只能簡單帶過,我們印象較深的,是常常眉頭深鎖的媽媽、還有親子為了蛋糕蠟燭的衝突(這個事件在小說裡不是這麼簡單的)。逃亡的準備過程以及獲救時的驚險也敘述得比較簡短,說服力就有點牽強(在小說中這一段媽媽心思細密地盤演了各種可能,整個劇情可是相當扣人心弦的)。

 

而對於傑克到外面世界後的適應問題,電影也多半使用他總是躲在媽媽身後不敢與人溝通這種方式來描述,略微有點老套(小說中傑克的小腦袋瓜裡的運作可是非常有趣的、這樣更可以對照外在的殘酷)。

 

至於有關媽媽的心理狀態,影片中去掉了對她學生時期的背景描述(成績好、有抱負),也刪去了她回到社會後對老朋友現況的複雜感覺、以及她回復正常社會人行為(如化妝、浪費、要傑克壓抑本性對人有禮貌等等)在傑克心裡的違和感,讓這個角色沒有像書中那麼立體。

 

媽媽自殺被傑克發現時的場景設計,小說中也比電影中有創意許多。由於影片已經不是以傑克的第一人稱敘事了,「媽媽」這個角色不能只呈現在傑克眼光中的「媽媽」,但劇本中好像只增加了一些她在母親與繼父家裡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自殺獲救歸來後,一家人好像都不用擔心未來生活的經濟問題,就能完美快樂地生活下去。

 

影片中也刪掉了傑克的保羅舅舅一家人(保羅、舅媽、表妹)三個角色,雖然達到人物精簡主題精練的作用,但保羅舅舅帶傑克出遊這部分是全書很有趣的一段,也呈現出未受社會化與過度物質供應社會化下兒童的不同。這一段被刪掉是有點可惜的。

 

以上雖然列舉了一些影片與原著不同且較遜色的地方,但是我個人覺得其實這些都還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影片從一開始就給人一股陰鬱的感覺,「媽媽」是一臉倦容的、傑克是不開心的(常常生氣、小心翼翼),這種畫面呈現雖然也許較接近事實,但與小說中傑克口吻下的故事基調實在相差很多,而其實這個故事最成功之處,就是故事基調並不陰鬱、但卻是在講一個恐怖陰鬱的故事。

 

影片沒有做到這一點。導演的敘事手法也不特別,一些以傑克觀點拍攝的鏡頭在細節上也有些不合理處。就拿傑克大逃亡這一段來說,影片中這一段的畫面背景,外面的天色還很明亮 ,路上行人也還很多,傑克第一眼看到世界時,天空藍得不得了,但他沒有任何眼睛適應的問題,導演還用慢動作鏡頭來呈現傑克看到世界的驚奇新鮮感。試想:如果你是傑克,你從沒見過世界,你有個重要使命是要救媽媽,你的眼睛能適應嗎?你會有心情看外面的世界嗎?

 

而小說中設定「老尼克」每天來小屋時都是晚上九點之後,以小說背景中美國的緯度,這時天色已經昏暗了,這樣才可以合理解釋為何傑克的眼睛在外面可以不受明亮光線刺激,也不用額外處理傑克見到世界許多事物時的心情,而在天色已暗的狀況下,路上行人不多,是不是更可以凸顯逃亡的緊張氣氛?

 

我想在此就僅指出這一段來說明為何我看電影時總覺得影片沒有小說精彩了。另外小說中很實際地處理了傑克外婆與媽媽必須擔心的生活經費問題,這也是在電影中被忽略的寫實要素。像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我就不多說了。劇本既然是由改編自己作品的愛瑪唐納修編寫,她一定已經將她覺得最重要的部分呈現出來了,只是對我個人來說,這個故事在將文字視覺化時沒有辦法像小說那樣令人驚豔,是很可惜的。

 

總之,這部片的主題是好的、故事是好的,只是不適合已經看過小說的讀者觀賞(因為會有點小失望,也等於是在浪費時間)。小說文字的大成功讓傑克與媽媽在讀者心中有了自己的生命與形象,對我個人來說,銀幕上演技被盛讚的女主角布麗拉爾森 (BRIE LARSON)以及男童星雅各特倫布雷 (JACOB TREMBLAY)都沒有演活我腦海裡想像出的「媽媽」與「傑克」,一個太陰鬱、一個太嚴肅。

 

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藍尼亞伯漢森 LENNY ABRAHAMSON)、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在這裡我必須小聲的說,我真不明白為什麼。^_^我了解拍攝一部影片所需耗費的龐大心力與資源,所以只是替這個故事覺得有點可惜,畢竟我也是因為本片盛名才買書來看的,這一點我必須心存感激。如果您有時間,不妨買本小說閱讀,相信可以得到比看影片更大的收獲。但如果您對閱讀小說沒有興趣,那麼這部片還是一個認識這個好主題好故事的最佳管道。

 

PS.以上只是說說我自己的看法,看電影是很主觀的,如果您很喜歡這部片且大受感動,請勿見怪。:)

 

PS.說到小說以第一人稱敘事法寫成、轉換成電影要如何克服觀點轉換的改編困難,我個人覺得『饑餓遊戲第一集』是改編得很好的例子。從小說中凱妮絲的純粹單一視角變成攝影機的第三人稱視角,那部片將細節設想得非常周到,相當厲害。

 

 

IMDb:8.3(對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這的確是個好故事)

MyScore:7.9(適合所有未讀過原著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