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驚覺暑假即將來臨,小孩的放假日就是我失去自由的起始日,這周五早上將是最後可以進戲院看電影的機會,偏偏本周新片甚多,如何取捨真是傷透腦筋。不過這個問題還算次要,重要的是我竟然還沒有寫聽說桐島退社了的心得,這真是太對不起這部電影啦!趁今天趕快補上吧!

"聽說桐島退社了"大概是繼告白第八日的蟬之後,最令人震撼的日本電影了。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情節非常簡單,就是描述一個高中校園中,傳聞一位風雲人物桐島退出排球社之後,與他有關的幾個同學與好友在幾天內發生的事情,而且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完全沒有甚麼驚悚刺激或出人意表的戲劇性發展,它就是藉由對不同人物的描寫,淡淡地講了一個最後竟然會讓人掉眼淚、影片結束後還會讓人陷入沉思的故事。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故事可以有這麼大的後座力呢?當然影片巧妙地運用了類似刺殺據點的敘事方式,以不同人物觀點多次重複劇情時空的手法,將這個雖然只聚焦在幾天內、但人物彼此複雜交錯的劇情說得條理分明又有點懸疑感,也讓觀眾可以站在每個角色的觀點來想一想究竟桐島這個從未出現的人物到底代表了甚麼?是一個在技術上令這部電影讓人眼睛一亮的地方。

但除此之外,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好看,重點是在於劇中的主角:電影社長前田的身上。這個外型不起眼的角色堅持自己對電影的狂熱,在電影社團備受同學輕視師長干預的校園氣氛中、在單戀失望的打擊下,仍然默默努力地過著當下的生活、拍著他最愛的殭屍電影。前田以及電影社夥伴們的執著,應該是會讓喜愛電影的觀眾心中很有感觸的。編導藉由這個人物,也講了很多讓人深思的觀點。

關於這部影片,討論以校園縮影(風雲人物與表現普通的學生間的落差)來呈現社會階級現實的評論已經非常多了,我就不再在這方面多做闡述。只說說令我最心動的結局,前田以及電影社員在忍無可忍之下的殭屍大反擊之後,與又高又帥的校園名人菊池宏樹透過攝影機互拍時的對話。

對話中宏樹問前田:”以後會想得奧斯卡獎嗎?”,前田笑著說:”怎麼可能?不可能得獎。宏樹接著問:”明知不能出人頭地,現在為什麼還要去做呢?”看到這裡,我心裡突然覺得很受震撼,因為我發覺自己也是會問同樣問題的人。這個情節像是一個當頭棒喝,逼使我自問:但是為什麼我們做每件事都必須問成果呢?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得到外在的肯定、不能擠進前幾名,就好像沒有存在的價值呢?

就像我喜歡寫電影心得、喜歡寫小說,我無可避免會希望影評被刊登、部落格點閱率很高、小說能得獎,而且很自然就是以這些外在肯定做為支持自己繼續努力的打氣筒。為甚麼呢?為什麼我明明做這些事很愉快,卻還是會覺得要達到甚麼目標才有意義呢?我就如同社會上大多數人一樣,被虛名的光環制約了,我們覺得,做甚麼事情都是要講成果的。但是,我們錯了。

就像影片中不斷呈現的主題,有些人天生就有優勢能出類拔萃,有些人再怎麼努力終究只能是二流表現。難道二流表現的人就沒有愉快地生活的權利嗎?難道二流表現的人生命就沒有價值嗎?幸運地成為人生勝利組的人們,能不能體會或體諒黯淡小人物卑微地呼喊著戰鬥吧!因為我們不得不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淒涼呢?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讀了張系國的一本小說,書中有一句話,到現在仍讓我感受很深,有時候,要承認自己終究是個二流角色,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我想,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掙扎吧!

人類社會無法不立下競爭法則,有贏家就會有輸家,聽說桐島退社了讓我們同時站在贏家與輸家的立場去想想,也許人生不是那麼需要階級的劃分,也不是無法跨越階級地互相體諒。贏家受限於虛名而無法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輸家也許徒勞無功但仍努力拼搏的辛酸,都是令人同情的。如果世界上大家的心都能柔軟一點,也許我們的教育就可以教出不盲從的學生,世界或許也可以有所改變。

影片最後一段讓單戀宏樹的管樂社社長在莊嚴和諧的合奏樂曲中得到了心靈的平靜,配合上校園重點社團排球社與賤民社團電影社的奇幻殭屍混戰,讓代表小人物的前田與代表風光人物的宏樹做對談,最後以宏樹望著棒球隊練習的鏡頭作為結束。整段交叉剪接一氣呵成,令人非常震撼。

這一段是全片的精華,最後這個鏡頭更是神來之筆,觀眾彷彿成為宏樹,在前田的話語迴盪中,先前看過的畫面回到腦海中,那是已經高三卻遲遲未被選入職業隊的棒球隊長在黑夜中苦練揮棒的身影。這時,我們才深切地體認到,人生失意組那種面對生活困境的尷尬與堅韌,以及人生勝利組那種無法放下虛名的徬徨與失落。影片的強大後座力於焉展開。

非常值得觀賞的影片,應該可以列入今年的年度片單中吧!這部電影仍然只在台北上映,其他地區的觀眾依舊只能自力救濟了。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