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這部『女王與知己(Victoria and Abdul)』的中英文片名差異很有意思,也可以看出東西方思維的不同。英文片名中,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就是被稱作維多利亞(Victoria),她晚年密友印度人阿卜杜爾(Abdul)的名字也能平等地出現。片名翻成中文時,人名不見了,改換成頭銜,稱Victoria為「女王」,而沒有頭銜的Abdul就淪為不知所以然的「知己」啦!><
當然英文片名是比較能凸顯這個故事是一段女王與平民朋友間的逸事,女王也就是個有名字的「人」,她會衰老寂寞會空虛無聊,她也會想要交個不只是把她當作權力象徵與來源、相處起來能開心自在的朋友。
不過中文片名倒是比較忠實呈現出影片的內容與成果,因為相信看過本片的觀眾都有同感,這部片的主要焦點的確是在維多利亞女王身上,不論是在劇本角色刻劃或是演員演出功力上,印度穆斯林阿卜杜爾這個人物,真的只是一個陪襯的角色,亮眼度可能還不如片中飾演王室相關人員的幾位重要配角。感覺上不僅是故事中的角色對這個突然闖入宮廷的平民有意見,就連編導在角色的塑造上好像也是有點偏心的。^_^
本片的故事大概從預告中就可以得知,女王維多利亞欣賞從印度前來獻禮的小民阿卜杜爾(畢竟高大帥氣年輕又如此打從心底景仰自己的粉絲誰能不愛呢^_^),將他留在身邊並以導師(Munchi)尊稱,惹來王室人員的不滿,故事就是在一些帶有詼諧性質的衝突之中展開。根據史實這位阿卜杜爾確有其人,也陪伴女王到她駕崩後才拿著一筆退休金回到印度。影片基本上並不是以劇情高潮迭起取勝。
(高大帥氣又如此仰慕自己的粉絲誰能不愛?><)
看本片的樂趣之一就是欣賞賞心悅目的維多利亞時代服裝布景以及人物談吐(根據資料影片殺青後這些服裝還真的在片中出現過的懷特島奧斯本莊園Osborn House中展出)。開場時的宴會排場美不勝收,女王出場時在晚宴中狼吞虎嚥又打瞌睡的設計讓人有一種錯愕的驚喜(因為從來都不知道維多利亞女王可以被這樣詮釋><)。全片雖然對女王的心境以及王室人員對權勢的依戀有所著墨,但都不算是很深刻。
男主角阿卜杜爾的角色塑造雖然不是很突出,但他的同伴穆罕默德這個角色卻讓人印象深刻,幾句一針見血剖析殖民者心態的台詞也很有意思。雖然本片在女王與阿卜杜爾間的曖昧關係的描述上有點讓人覺得不痛不癢不能引起觀影同理心,不過影片最後女王躺在病床上彌留之際他們之間的對話有拍出那種溫暖的感覺,還蠻令人感動的。尤其是這兩句:
女王:我覺得我在墜落。
阿卜杜爾:那就墜落吧!
一個一生享盡富貴的老人面對死亡的恐懼,交給一個異鄉人對宗教的信仰(阿卜杜爾信奉可蘭經,這句台詞呼應他曾經對女王解釋可蘭經中的智慧)來化解慰藉,有點令人覺得唏噓、也有點令人覺得超脫。我個人覺得是很好的一段台詞。
(女王與知己兩人的情誼雖然片中沒有描述得很能讓人同理,但最後女王去世前的病床段落拍得很好)
最後,我在觀賞本片有一個比較頭痛的問題,就是不太了解片中的王室歷史與時代關聯。本片的編劇Lee Hall(『戰馬』、『舞動人生』編劇)以及導演Stepphen Frears(『走音天后』、『遲來的守護者』導演)都是英國人,我想這些歷史對英國人來說應該是基本常識,所以片中常常出現一些外國觀眾可能不太清楚「這是哪位?」的人名。><觀影後我查了一下資料,總算弄清楚劇中出現人名與時代的關聯,整理如下:
------英國國王威廉四世(1765~1837),1831年起在位,無子嗣,由維多利亞繼位。
------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於1837年登基,當時年紀只有18歲,那時英國已經是君主立憲制,但女王對政治仍有影響力,也關心首相選舉及內閣成員的部署。1840年女王與表弟阿爾伯特親王結婚,親王1861年去世後女王過著隱居生活,間接推動了君主立憲政治中理應落實的王室權力消退。她在位時多次遭到暗殺,聲望有漲有跌,每次暗殺都使她的聲望提高一些。
1860年代之後女王與男僕約翰布朗(1826~1883)過從甚密,甚至有「布朗夫人」之稱(茱蒂丹契也演過這個角色)。片中阿卜杜爾為了慶祝她登基50週年來英國獻禮是在1887年,那時約翰布朗已過世幾年,女王內心應該正感孤寂。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直到她去世阿卜杜爾才回到印度,所以算一算他一共在英國待了14年啊!想來女王與知己兩人的容貌年紀實際情況應該不像在片中那樣都沒什麼變化。
(維多利亞女王不愛打扮,身材臃腫,老年因受傷一腳跛行,電影中茱蒂丹契Judi Dench的造型神韻很像本尊)
------愛德華七世(1841~1910),維多利亞的長子,等了60年才坐上王位,不到10年就死了 。這位國王不常參與政治事務,但愛交際,頗得民心。並不像電影中那樣給人負面的感覺。影片中的愛德華七世在女王死後的幾個鏡頭中有表現出真正的喪母傷痛與惆悵,這是導演很令人佩服的一點(沒有把這個角色塑造成完全扁平的「壞人」),只可惜後來片中又加入那一段他粗暴地驅趕阿卜杜爾的戲,使這個角色的唯一內心戲有點難以與前後劇情連貫。
(愛德華七世,同樣地,片中演員造型與容貌相似度極高)
------喬治五世(1865~1936),為什麼查這部片的相關資料要查到後來的王室繼承人呢?因為電影中女王彌留之際王室管家有句台詞說「該把***召回了」,原本我以為這個***應該是女王的長孫(將來的王位繼承人阿爾伯特王子,PS.喬治五世不是長孫,他是愛德華七世的次子,長子阿爾伯特未登基即亡故)。結果不是,根據資料女王去世時在他身旁的是她的長外孫,也就是當時的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在位)。
(德皇威廉二世,維多利亞的長外孫,也是片中女王駕崩時與愛德華七世一起隨侍在側的人物)
------喬治六世(1895~1952) ,查完了電影相關提到的王室人員為何還要繼續往下查呢?因為這位喬治六世就是接替哥哥愛德華八世(短暫在位後因為愛情放棄王位)成為帶領英國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國王,也就是電影『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The King's Speech)』中由柯林佛斯飾演的口吃國王,維多利亞女王是他的曾祖母。
(喬治六世,也就是『王者之聲:宣戰時刻』中由柯林佛斯飾演的國王,原來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
既然本片是講英國女王與印度平民之間的故事,查完以上簡單的英國王室資料,我也好奇印度獨立運動到底是在哪個朝代發生的?電影中維多利亞女王有稍微提到的衝突流血事件,應該是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事件,當時是由軍隊中的印度人對東印度公司制度不滿開始發動叛亂(導火線是子彈包裝紙潤滑油為牛油及豬油製作,信奉印度教以及伊斯蘭教的士兵拒絕使用),局勢擴大後印度人推派蒙兀兒帝國的伊斯蘭教穆罕默德皇帝為首領,叛亂被平息後蒙兀兒帝國正式滅亡,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成為「印度女皇」。
印度獨立運動從1857~1947年(甘地1915年提出不合作運動),歷時90年才完成,所以從維多利亞女王到喬治六世,正是印度獨立運動歷經的朝代,英國王室中也只有這六位擁有印度皇帝的頭銜。
我很不解的是,本片中的維多利亞女王對印度的局勢似乎一無所知(所以後來才會有被阿卜杜爾呼攏伊斯蘭教徒在印度民族大起義時幫助英軍的窘態),但真實情況是如此嗎?而阿卜杜爾身為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人,又怎麼會對英國女皇如此仰慕呢(根據資料當時錫克教徒才是比較親英的)?
這就回歸到本文的開頭,本片還是以「女王」為中心,編導把印度「知己」這個角色包裝成一個「毫無私心的女王忠誠仰慕者」,實在是太正向、太簡單、也太英國至上啦!:)
總之,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讓我在觀影後有動機去稍微了解一點片中所牽涉到的英國王室歷史(至於片中其他的王室配角我實在是沒有力氣也沒有很大的興趣再去查資料啦><),也對印度在獨立運動期間的背景有一點點的認識。這也是我喜歡電影的原因:你永遠不知道一部電影能為你帶來什麼收獲!^_^
IMDb:6.9(大家好像只喜歡茱蒂丹契的演出)
MyScore:7.9( 對非英國觀眾來說,看電影學歷史也不錯^_^)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喜歡本文的話,粉絲團『泰瑞莎的電影文字寓』歡迎您來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terrisa.movie/),請記得設定「搶先看」可以確保收到貼文通知,謝謝喔!^_^。
PS. 以下是維基百科中對影片背景這段逸事的簡短描述:
1887年,大英帝國舉國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6月20日女王出席了慶祝宴會,這次宴會邀請了50名國王和王子。次日女王又參加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感恩節祈禱活動,[120] 經此之後維多利亞女王又一次受到公眾的熱烈歡迎。[121] 6月23日之後2天,女王僱傭了兩名穆斯林男僕,其中一位是阿卜杜爾·卡里姆。[122] 卡里姆很快升為「Munshi」:教女王學習烏爾都語並擔任書記員。[123] 女王的家人和僕人為之震驚,並以「穆斯林愛國聯盟」間諜的罪名控告卡里姆,並且讓女王遠離印度教徒。[124]侍從武官弗里德里克·龐森比(亨利爵士的兒子)發現「Munshi」編造了他的家庭狀況,並向時任印度總督的額爾金伯爵報告並評論:「Munshi如今的地位與當年的約翰·布朗相當。」[125]維多利亞視他們的牢騷為種族偏見並不予理睬,[126] 卡里姆依然留在女王身邊,直到女王去世後拿著一筆養老金返回印度。[127]
本文資料與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