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宮崎駿父子合作的電影,風格就像所有以前吉卜力電影工作室出品的電影一樣,溫馨、勵志,有個充滿勇氣與毅力、令人心疼的女孩主角。唯一不同的是,這部片多了一份專屬日本民族才能了解的:在戰敗的恥辱中重建自信與光榮的使命感。

關於這部影片,藍祖蔚先生有一篇影評將其與"未央歌”(這本書是描述中國抗戰時期重慶西南聯大的大學生們生活的名著)的內容做了一些連結,寫得非常好,請參考: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22/33220154/

的確,這種戰時戰後大家一條心的校園精神在這兩部作品中是很像的。

想想看,日本身為一個戰敗國,在本土又背負著兩顆原子彈所造成的創傷,竟然能在1945年戰敗後,短短13年之間,於1958年取得舉辦1964年奧運的資格,更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經濟奇蹟,若非全國人民萬眾一心、致力雪恥,怎能達到這樣的成就?

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在1963年的橫濱,主題就是以一個小城、一個學校的縮影,重現了當時日本民眾迎接1964年東京奧運到來,那種新舊交替、一方面要迎頭趕上世界、一方面要維護傳統文化的心情。所以片中可以看見校園中臥虎藏龍、處處都是菁英學生,對西方哲學、科學侃侃而談的片段,也可以看見女主角以堅強的意志獨自撐起民宿經營的力量。這部片雖然沒有過去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那樣的大氣勢、大主題,只能算是一個清新小品,但想來是很能勾起日本民眾的共同記憶,在日本可以得到極高的票房並不令人意外,就不知道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票房如何了。

編導很聰明地盡量讓已經過去的戰爭陰影淡化,畢竟,日本發起侵華戰爭、珍珠港事件、以及在澳洲、南洋地區虐待戰俘等種種的行為,實在不是很光彩的。石黑一雄早期的作品浮世畫家,就是在討論在戰時主張支持戰爭的日本名流在戰後的社會地位及內心掙扎。其實不管歷史如何定論,我相信不同國籍的人對這段歷史一定有不同的感受。

為了避開戰爭這個幾乎無法避免的尷尬,這部片加入了男女主角究竟是不是同父異母兄妹這個懸念。這讓我想起三浦綾子女士所寫的冰點,書中也是有類似兄妹相戀錯綜複雜的情節,我記得很久以前閱讀這本書時真是冷汗直流,對人性的陰暗感到不寒而慄。當然,來自紅花坂的劇情與結局是完全光明的,也因為如此,光明得讓人覺得很溫暖、卻很夢幻。

最後,這部片的主題歌曲實在非常好聽,應該也是讓全片洋溢者淡淡感傷卻又充滿幸福氣氛的主因之一。我想看完這部片的觀眾,沒有人會忘得了那段旋律的。

結束本文前說個題外話,去年暑假到東京自助旅行時,也造訪了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精緻小巧的美術館,展覽的東西並不多,比較特別的是可以看一段只在這裡欣賞得到的動畫影片。不過,那裏的紀念品真是非常細緻又特別,品質也很好,只見販賣部人滿為患,大家都對各種別緻的紀念品愛不釋手。當然,我們也在這裡花了不少日幣。現在有時看看當時的戰利品”(尤其是一個以吉卜力美術館本身的館體設計為主體的時鐘,最令我喜愛,不枉我千里迢迢扛它回來),真是不得不佩服他們獨特的經營眼光及誠懇的品質控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