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部充滿人文涵養的片子,覺得這部影片能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原著劇本、導演、男主角等四大獎項,實在是實至名歸的。而其中劇情有一些與莎翁劇本及古典音樂配樂選曲的觀影趣味,更是這部影片成功且令人玩味再三的關鍵。
難得看到一部普遍級、完全不牽涉到情慾與暴力的好影片。劇情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個有口吃、後來甚至成為國王的王室成員,如何覓得良醫、克服他心中的重重障礙,且在醫療的過程中,與亦師亦友的語言矯正師建立起內斂而深厚的情誼。影片最後藉由喬治六世發表一篇反對希特勒並與德國宣戰的演講,達到激勵人心、提醒觀眾人性中對善的真理追求的意念。
影片除了將重心放在英王喬治六世面臨的壓力、心境的變化上之外,也隱約勾勒出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下王室面臨的困境,在時代巨輪朝民主平等的方向不斷前進時,空有頭銜沒有實權,甚至身分尷尬、算是寄生於民眾供養之下的王室成員,在光鮮的外表下,其實也只能過著像是演員般的生活。而身為王儲在繼承身分上的維妙與敏感,在中古世紀可以成為宮廷鬥爭血腥殺戮的重要因素,放在二十世紀這個時代,當事人又是如何面對?
這就要說到我看這部影片時最感到趣味盎然的地方:劇中出現的三齣莎翁名劇片段與劇情的呼應。
第一個片段是語言治療師萊諾在明白約克公爵(也就是後來的喬治六世)即將前來應診之後,正好他得到一個在業餘劇團應徵莎士比亞劇本中角色的機會,劇中穿插他在面試時所演的段落,就是莎翁名劇”理查三世”著名的開場。”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亞的宮廷歷史劇之一,至今仍很受英國人喜愛。
理查三世何許人也?他是英國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君王之一,此人天生駝背跛腿、身形殘疾,外表的缺陷造成他擁有急切取得王權的野心,當時的國王是他的大哥愛德華四世,王儲第一順位是他的二哥克雷倫斯,理查若想當上國王,就必須先除掉他二哥,再害死他大哥。理查三世在這個著名的開場白裡,表面上頌讚他哥哥的豐功偉績,私底下透漏了他即將採取的陰險手段,後來他果然壞事做盡、取得王權,但因兇殘無道,最後被推翻、戰死在戰場上。
了解這個莎劇涵意後,您會不會覺得編劇在這裡放上這個段落簡直是神來之筆?
主角約克公爵的身分也是第二順位王儲、他也有口吃的生理缺陷,他的哥哥行為不檢、很有可能當不成國王,這一切都令人聯想到他身分的敏感。
再搭配上後來劇情中治療師萊諾因為勸約克公爵爭取王位,約克公爵憤而與他幾乎絕交,萊諾回家對太太吐露心事,覺得約克公爵有機會成為一個大人物卻放棄,他太太說:”也許他並不想成為大人物,也許想的是你。”更是讓這一個莎劇段落顯得重要無比又意義深遠。人人都有虛榮心,也許在萊諾心中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虛榮:一介平民,若是成為英國國王的語言治療師,那將會是多大的光榮。
劇中萊諾強調治療時的平等身分,對比之下,在此也成為一個可以省思的問題。
第二個片段是約克公爵第一次治療時萊諾要求他念的莎翁名劇”哈姆雷特”最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這一段台詞原先的意思,是優柔寡斷的哈姆雷特在得知叔父乃殺父仇人後,不知是要自殺以求一了百了、還是要活著接受痛苦的人生,在心中交戰究竟是活著還是死亡比較勇敢呢?
這個段落放在這裡,雖然不像第一個段落效果那麼明顯,不過還是可以呼應出約克公爵對於要不要接受這種降尊紓貴的語言治療,心中掙扎難斷的苦惱。
第三個片段是萊諾與孩子們玩猜莎劇的遊戲時,約克公爵因父王逝世心情沉重無預警前來拜訪,當時萊諾扮演的是莎翁名劇”暴風雨”中卡力班,正念著他著名的台詞。卡力班是一個荒島上的怪物人,原本與母親無憂無慮住在島上,後來島上來了因被弟弟篡奪王位謀害未遂而逃到荒島的普羅士丕羅,殺了卡力班的母親,卡力班也淪為奴僕,這段台詞就是卡力班在怨嘆自己的命運、懷念以前的時光時的台詞。
是不是很符合劇情中的情境呢?預告了約克公爵即將吐露的心事,且又牽涉到敏感的弟弟篡奪哥哥王位心結。
這三個段落真是令人無法不打從內心發出對編劇的讚嘆。
另外還要提一下片尾最重要的那篇國王的演講所採用的配樂,從麥克風收音燈亮起開始,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沉穩略帶風雨欲來預告性的樂音就開始進入背景音樂,這首第七號交響曲,是貝多芬在1812年春天、因為拿破崙進軍俄國、隨即慘敗自莫斯科撤退,因而得到靈感完成的作品,導演把這首音樂拿來這裡當配樂,也實在是令人萬般佩服,這樣的作品創作背景,加上貝多芬作品特有的歷盡艱難、光明向上的氣度,實在是有難以言喻的巧妙。
以上介紹這三段莎翁劇情及一段貝多芬作品配樂,我個人是覺得知道來龍去脈後,會增加許多觀看這部影片時的樂趣。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這部影片的編劇、導演向我們展示了豐富人文素養所帶來的心靈饗宴,看完此片心裡非常滿足喜悅,真的是一部實至名歸的好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