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部影片之後,直覺上的兩點心得是:一、這部片的預告片做得實在太好了,肯定會吸引不少觀眾進場,當然也肯定會在散場後引來不少”上當了”的抱怨;二、沒有最後一幕戲的話,這部片就真的要算有點令人失望了,還好有最後一場戲,畫龍點睛的效果及後座力,讓這部結構算是有點鬆散、情節算是有點冗長無聊的影片起死回生,我個人甚至感動到眼眶濕潤。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可能要先了解彼得威爾這個導演的風格,他的作品大部分是採用傳統的敘事手法、依照時間順序按部就班的講一個故事,沒有什麼太花俏的手法、也不是精彩刺激的類型,例如"證人”、”春風化雨”、”楚門的世界”等,都不是有什麼非常震撼的劇情,而是靠影片中一些小事累積的力量,讓觀眾融入主角心境的變化,到最後讓觀眾心中留下一些省思。所以,個人是覺得,試著將自己放在劇中角色的立場來觀賞他的影片,可能會比較容易喜歡。
這部影片的劇情非常簡單,故事背景設在1940年左右的波蘭及西伯利亞集中營,觀眾若對二次大戰前後及波蘭受蘇聯控制時期的歷史有一點認知的話,會比較容易融入劇情。波蘭籍的男主角亞努茲因為妻子在受不了蘇聯官方的逼供、不得已陷害他的情況下,成了政治犯,被關進西伯利亞的古拉格集中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聯作家索忍尼辛有一本著作就叫做"古拉格群島”,描述蘇聯政府對待政治犯的殘忍)。經歷許多不人道的對待後,他憑著決心與毅力召集了數名囚犯一起逃亡。這些囚犯來自不同的國家、隸屬不同的民族,其中柯林法洛飾演的在獄中作威作福的非政治罪犯,則是因為在獄中欠賭、害怕黑幫報復才加入他們,也是唯一一個信仰史達林的蘇聯人。
之後影片的重心就是他們逃亡的歷程,由於導演可能在這裡想忠實呈現過程中的艱辛及漫長,除了一些過場段落外,配樂也用得很少,所以感覺會有點沉悶。觀眾必須用心體會大自然的壯闊景色、以及細心咀嚼幾個人物之間的對話,才能在略嫌冗長的劇情中找到認同感,感受他們求生的勇氣與毅力、各路人馬所代表人性中的各種面相,以及他們對共產極權主義的想法與矛盾。柯林法洛飾演的俄國人在跨過中蘇邊界時選擇回到俄國,並說出:”我不需要自由,我要自由做什麼?”對照於其他人渴望離開蘇聯得到自由的雀躍,大概是這些對話中最具指標性意義的一幕了。
在逃亡的最後過程中,帶領逃亡的男主角終於吐露出堅持他重返家園的動力,是要回去原諒他的妻子,否則他的妻子將一輩子生活在自我譴責的痛苦中,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可以原諒她的人。所以,當我們看到他歷經千辛萬苦,橫渡廣闊沙漠、翻過高山峻嶺、忍受暴雪烈日、面臨飢渴而亡等等困境之後,終於從中國通過西藏、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的領土,會以為他終於可以回家,實踐他救贖妻子的願望了。
但是,導演卻在這裡,以他踏入印度的步伐特寫為背景,融入一段段二次大戰之後世界局勢的真實記錄影片,波蘭經過重重強權的蹂躪與踐踏,終於在1989年華勒沙所領導的工黨取得政權後,才真正從共產極權統治中解放出來。
我們到這時,才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婦人,在恍惚見到年輕時的男主角的幻覺中,與一個垂垂老矣的男子,相擁而泣的畫面。我們也在心中知道,在男主角的決心戰勝所有大自然嚴酷的考驗重獲自由之後,卻敵不過人類的愚昧所設下的重重政治障礙,男主角在逃亡成功之後,整整等待了四十幾年,才能夠見到他的妻子,那份因為愛才產生的救贖才得以完成。
這就是為什麼我個人會覺得,若是沒有最後這一場戲,整部電影就會失之冗長無味。導演的確並不想將這個逃亡過程剪輯成驚險刺激、引人入勝的故事,也不想加上動人配樂讓它煽情感人、令人落淚。也許他想要的是讓我們體會在這看似永無終點的漫長行程中,劇中人物在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瀕臨死亡威脅下,重新鼓起勇氣出發,是多麼不容易的事。而男主角逃亡的動機與時代的捉弄,更是這部片最讓人喟嘆的部分。不過因為劇中人物頗多,無法一一仔細刻劃讓觀眾產生認同感,,所以這些人是否能平安脫險,可能引不起觀眾的懸念,相對地戲劇性也就降低不少了。
結束本文前說個趣事,我家那小六的孩子在看完這部片後最大的心得是:”我們平時太浪費水了!”可見導演在呈現劇中人物在沙漠中的困境時,實在是令觀眾有如身歷其境,所以,當你被困在沙漠中時,恐怕不會覺得很有趣、很愉快吧!^_^
總之,這條救贖愛人的道路,主角走了四十幾年才終於走完,除了逃亡時那一兩年大自然所給與的肉體痛苦外,其餘那四十多年人類政治圍籬所加諸於他的心理痛苦,恐怕才是他最不忍面對的部分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