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印度電影相當好看,遠遠超過文宣中給人的期待。這並不只是一部印度女孩學英文糗事的喜劇片,也並不只是一部鼓勵女性奮發自強的勵志片。事實上,這部電影是部超級催淚的溫馨喜劇,看過後會讓人更尊重自己,也更尊重家人。
影片的主角是位印度中上階級的家庭主婦媽媽莎希,雖然她美麗賢慧樂觀大方又煮得一手好菜、甚至還可以靠賣拿手的小甜點賺點外快,但是事業有成的先生及青春期的大女兒總是以她的見識淺短與英文不佳來消遣她。在家中她的地位明顯低下,只有在年幼的小兒子心中她才比較有一席之地。
劇情中安排了一些莎希落寞不愉快、欲言又止的沉思鏡頭,原因都是先生不經意中流露出對她手藝的輕視(不是不愛吃,而是覺得這是雕蟲小技)、以及女兒對她的明顯鄙視(因為她英文不好、總是一身傳統服飾,比起時髦光鮮又一口流利英文的同學媽媽,顯得土氣,女兒覺得丟臉)。
影片的轉折點是莎希到紐約幫忙姐姐籌備外甥女婚禮的那五周,英文不佳導致的羞辱性挫折讓她有了在短期內學好英文的決心。在她秘密上語言班學英文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她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如何在興趣相投的法國帥哥同學表達愛意中略感徬徨、如何在家人與課程的時間安排中掙扎拉扯。
雖然影片的內容似乎有點太過理想化,加入歌舞的橋段也很"印度電影"。但是整部電影就是能在娛樂及通俗的架構下穿插許多令人心有所感的段落。例如當莎希興沖沖地告訴先生在紐約有人稱呼她"entrepreneur(企業家)"時,她先生一句"你在那裏做甜點給人家吃啦?"就可以讓她的喜悅化為烏有。這是要靠很細膩的人生觀察才能寫出的劇本啊!
最重要的是,影片結尾時莎希那一段以不甚流利、但卻謙遜誠懇動人的英語做出的婚禮小演說,演員師麗黛瑋(Sridevi)的精湛演技,讓觀眾哭紅雙眼。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句話,大概就是: “家人應該是唯一不會拿你的弱點來攻擊你的人;當你覺得生活的困境似乎毫無改善希望時,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了,因為沒有人能幫助你。”
天助自助者,與其怨懟他人的輕視,不如盡力讓自己擺脫輕視。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軸。以這樣的主軸,能說出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拍出這樣一部好看的(女性)電影,導演Gauri Shinde真的令人非常佩服。
這部電影中那一段餐廳惡女侍羞辱莎希的戲拍得十分傳神,我想所有英文不是非常好的朋友到了美國都會有這種類似的遭遇,牆上菜單上密密麻麻的英文與侍者滔滔不絕的語句迎面襲來,真的會讓人六神無主、備感挫折羞辱。
其實語言只是溝通與學習的工具,能用這個語言來做甚麼事才是重點。我記得多年前我們一家參加一個美西的旅行團,當地負責開車的司機是位二代華僑,完全不會中文、但有著一口流利好聽的英語。我家一向崇洋媚外的大女兒似乎直到那時才有點了解,不是英文比較好就比較”厲害”、比較”高等”,不是”語言”本身決定你的專業知識,而是語言所能帶給你的”知識”與"能力"決定你的未來。
導演藉由片中語言班同學的角色設定以及對白(有位印度工程師不斷抱怨美國同事恥笑他的英文、僅因為他的英文不佳而不給予尊重),大概也是想強調這一點吧! 而且影片後段安排莎希為了照顧孩子以及做好婚禮的甜點準備工作而放棄了語言課,她說了一句話:"如果我連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都做不好,學好英文有甚麼意義?"應該也是在凸顯同樣的意思。
當然語言的問題只是影片的一個隱喻,我們都很習慣以他人不及自己的弱點來攻擊別人、建立自己的信心與優越感,卻很少想想也許我們這項優勢根本不值一文、對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根本是無關痛癢的。我們這樣做,其實只是無理性地在踐踏對方的尊嚴罷了。
而當這種踐踏來自於最親近的家人時,所帶來的痛心感更是無可比擬。主角的遭遇,相信可以讓許多女性產生共鳴,也讓許多成年觀眾對自己曾經不經意傷了爸媽的心感到懺悔。這也許是這部影片可以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這的確是繼”三個傻瓜”之後最感人、最風趣的印度影片,也讓我在"三個傻瓜"所帶來的阿米爾罕旋風後,再一次感受到印度電影的獨特魅力與驚人內涵。
非常適合女性朋友觀賞的影片,也很適合闔家觀賞,尤其適合有類似輕視家人情況的先生(尤其是沙豬諸公)與孩子觀賞。
我自己身為與莎希有同樣身分的家庭主婦,很能體會她的感受。畢竟,家人無意間的刺傷、以及在自我興趣與照顧家庭兩者間的兩難平衡,應該是所有媽媽們心裡最需要慰藉的地帶了。而看這部電影所度過又哭又笑的兩個小時,的確提供了我們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
這部電影全省上映的廳數不多,而且應該是快要下片了,請您把握機會。錯過了映期就只能自力救濟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