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以大明星布萊德比特(Brad Pitt)與浩大戰爭場面為宣傳主旨的戰爭電影,在戰爭場面的處理以及戰爭片中很重要的音效呈現上,的確是會讓戰爭影片的愛好者感到很過癮。


但是這部片整體看來卻會讓人覺得有點無感,為什麼呢?


我想主要是因為這部片的主題比較多比較雜,導演想講的東西太多,但又理不出清楚的頭緒。


我們先從劇情大綱來看,影片故事主要敘述一個在二戰即將結束前深入德國的美軍坦克小隊,如何面對戰爭的兇險殘酷、如何看待戰爭中人類相殘的人性掙扎。


隊員們中有痛恨納粹黨軍的隊長(布萊德比特飾)、有堅持信守教義的信徒(綽號"聖經",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飾)、有隨波逐流讓戰爭改變道德心性的老兵、也有象徵未被污染心靈的菜鳥新兵(羅根勒曼Logan Lerman飾)。這些都是戰爭片中很常出現的人物設定。


這部片在探討戰爭對人性影響這方面就像一般的戰爭電影,沒有太深刻或特別的想法(不會像"搶救雷恩大兵"那樣讓人深沈地去思考"為什麼人類需要用戰爭這種殘酷的事來彰顯一種拯救無辜的希望?")。這部片的劇情就是普通的菜鳥經過戰爭洗禮、本質產生變化、從不想殺人到殺人不眨眼等等。所以這部分雖然主題有了,卻不突出。


當然,導演還想講多一點東西,所以有了片中比較特別的兩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隊長帶著菜鳥進入一戶只有兩位女性的德國民宅,四人奇怪的互動讓這個小公寓似乎成了一個美滿的尋常家庭(父親看報喝茶吃早餐、母親溫柔賢慧備食材、兒子媳婦還可以在房間裡親親熱)。接著小隊其他隊員進入,將美好甜蜜的氣氛破壞殆盡。


這一段相當長,佔了影片不少分量,也大概是全片讓觀眾感到最跳tone的段落。我們可以了解編導想要藉由這個段落,描繪隊長布萊德比特心中對一個沒有戰爭、平凡正常生活的渴望。也象徵戰爭對平凡百姓生活的摧殘。


但是這裡卻因為編劇顯而易見的大男人心態,而讓整個場景顯得很"超寫實"。


試問有哪個正常女性會在這種時刻,只因為一個入侵的陌生敵軍會彈鋼琴,就滿心歡喜地與之親熱呢?更不用說後來這段結束前,扮演"賢妻"角色的德國女性竟然還問布萊德比特"你要去哪裡?",就像是一個太太忽然面臨丈夫要離開時會問的話。

這真是非常非常奇怪啊!她們不是原本好好待在家裡、突然被強迫必須服侍這些入侵美軍的德國女人嗎?


影片顯然表達出:男性藉由陽剛與武器對女性所施加的壓力、以及女性所呈現出的恐懼,是十分容易被化解的。我只能猜想,也許在導演心中,女性的恐懼是Nothing!!


而後來進入的坦克小隊其他隊員的反應,也是非常的奇怪。尤其是綽號"聖經"(西亞李畢福飾)的隊員,對隊長的不諒解似乎違反了他平時言行中該有的敦厚。


不過這一點可以用第二個特殊場景來解釋。


第二個特別的場景是出現在片尾,眾人死守交通要道、面對即將來臨的寡不敵眾悲劇、困守在坦克內。這一個場景中,導演很隱晦地描繪出"聖經"與隊長間似有若無的同性戀情愫("聖經"幫隊長包紮傷口那段")。


在那個時代、尤其是在軍中,同性戀者恐怕是沒有生存的空間。劇中安排"聖經"這樣一個篤信宗教的人有著這種必須隱藏的難題,其實是還蠻有衝突性的,也有可以深入探討的空間。可惜劇情在這部分只是稍微點到為止。

影片最後,導演藉著菜鳥兵躲在坦克車下逃過一劫的情節,又再多談了一點戰爭中人性並未泯滅的觀點,他讓這位菜鳥兵死裡逃生,依賴的是一名納粹兵刻意地放他一馬。這一段雖然乍看之下是有點正面感人的力量,但是仔細想想恐怕不是很合理。試想:如果你是這位納粹兵,這輛坦克裡的人造成你的同袍無數的死傷,你可能不對這個躲在坦克車下的敵人感到恐懼嗎?你可能放過他嗎?(正常人的反應,應該是一看到坦克車下有動靜,就嚇得反射性掃射了吧?)


所以,綜合起來,這部電影想談的主題大概有戰爭對人性的影響、戰爭對平凡百姓生活的摧殘、同性戀的壓抑、熱血英雄主義的肯定與反諷等等。主題很多,而且還要花很多篇幅在戰爭場面上,所以每個主題都沒辦法有讓人驚豔的呈現。


不過這部片還是有一個很特別的亮點,就是西亞李畢福的演技,這位因變形金剛而走紅的男星,在大導演拉斯馮提爾的"性愛成癮的女人"中有脫胎換骨的表現。而在這部"怒火特攻隊"中,他有一段在坦克內念著聖經關於耶穌向天父要求下凡來受苦解救人類的段落,非常的令人感動,即使我不是教徒,還是讓我幾乎眼角濕潤。我想如果是教徒的觀眾一定更有感覺。

最後,要說說這部片片名"Fury"給我的感覺,片名既然叫做憤怒,片中的坦克也取名憤怒,那麼怒火到底在哪裡呢?

劇中藉由主角布萊德彼特的台詞與個性,不斷地強調他對納粹黨軍的厭惡,也不斷地提醒觀眾他們是這場戰爭的禍首。我想導演的怒火就在這裡:他想表達的是他對希特勒的憤怒,他對死忠派納粹黨衛軍的憤怒。從影片結束後所加入的紀錄片段落,血紅背景下的希特勒影像與各種殘忍的殺戮畫面,我們終於知道了導演的怒火何在。

可惜啊! 導演用130分鐘說了一個戰爭故事,然而影片所傳達出的訊息,還沒有片尾這三分鐘不到的紀錄片畫面來得清晰呢!

看完電影後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導演大衛艾亞(David Ayre)的前作"火線赤子情(End of Watch)"也是有主軸不明的情況,我看完後也是覺得有點無感,跟這部片的感覺蠻像的。

雖然如此,這部片的戰爭場面以及音效、剪接、攝影等等技術方面是處理得很好的,算是一部優質的戰爭電影。喜愛戰爭片槍林彈雨的真實感受、不是很挑剔電影創意或是故事合理性的觀眾,應該還是可以欣賞的。

 

IMDb:8.0

MyScore:7.3 (適合喜愛戰爭片槍林彈雨的真實感、想觀摩影片拍攝技術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risa泰瑞莎 的頭像
    Terrisa泰瑞莎

    泰瑞莎的文字寓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