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x_fmnl82650718_0002  

在台灣很難得能看到的荷蘭電影,這部片雖然是2013年的影片,也參加過當年臺北電影節,不過不是住在臺北的觀眾可能無緣在院線欣賞,還好現在MyVideo上已經可以看到了。

 

這部沒有大製作,演員人數也不多的小品,有著幽默又催淚的劇情,片中不僅深刻呈現了人心的孤獨,也牽涉到宗教與同性戀等相對嚴肅的議題,但表現方式卻毫不八股,是部讓人看了又笑又哭的好片子。

 

故事敘述一位喪妻的嚴肅中年男子佛瑞,每天過著規律無趣的生活,宗教在他生活中也占有很大的分量。一直到有一天,一位腦筋有點問題的流浪男子席歐進入他的生活中,才讓他慢慢正視一些他原本逃避的問題,宗教的儀式並無法化解他對妻子的思念、也無法引導他跨越他與兒子之間的鴻溝(原本我們不知道他的兒子與他之間的關係,一直要到片尾才明白)。席歐的智能有障礙,但他卻在模仿動物方面有長才,佛瑞與席歐搭擋成為兒童派對上很受歡迎的逗趣表演組合。而佛瑞靠表演存了錢之後,最想去的是瑞士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也就是片名的由來),那裡是他向妻子求婚的地方,也是他覺得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他想帶著席歐一起去。但在尚未啟程前,席歐的真正身份被確認,他們兩人共同生活的日子也有了變化。究竟佛瑞是否能得到內心真正平靜的生活呢?

 

~以下有小雷~

 

全片藉由佛瑞所居住的小鎮居民對宗教儀式的篤行與對同性戀的歧視,我們很清楚知道導演想要質疑宗教、與為同性戀發聲的想法。劇中最大的震撼,可能是佛瑞的兒子約翰原來並不是與母親一起在車禍中身亡,而是早在青春期顯現同性戀傾向時就被佛瑞逐出家門,他現在是個在大城市酒吧表演、小有名氣的變裝歌者。佛瑞因宗教所灌輸的偏見,無法原諒兒子,一直到席歐的質樸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也才能放下心防到約翰的表演場所用心為兒子喝彩。

 

當約翰唱著「我就是我,那是無法改變的,我只能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這樣與他的人生遭遇契合的歌詞時,最後佛瑞站起來用力鼓掌大喊「約翰」之後,影片嘎然而止,那種讓內心跟隨著親情直覺的諒解,為全片畫下了最完美的句點。我也不知不覺地流下淚來。

 

影片最後還有一段佛瑞與席歐兩人真的一起到了馬特洪峰的片段。人生總要有個伴,即使是道貌岸然的神職人員,也明白宗教中的「神」還是比不上每天回家家裡有個等待你一起生活的「人」。而茫茫人海中,如果有兩位同性別者找到彼此成為人生伴侶,我們又何必因為種種莫須有的道德理由想將他們拆散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片完全採用巴哈的音樂來配樂,那種簡單莊嚴的美感,更讓影片加分不少。

 

前不久讀到一篇介紹荷蘭的文章,才知道荷蘭人是在歐洲各國之中比較心胸開放也很願意創新的,這也許與他們國家的地理環境需與海爭地、加上長期受大國欺壓好不容易才能獨立有關。這部成功又有創意的小品電影,似乎印證了這個觀點。

 

IMDb:7.1

MyScore:9.0(適合所有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risa泰瑞莎 的頭像
    Terrisa泰瑞莎

    泰瑞莎的文字寓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