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以第三人稱的敘事方式書寫,但用詞及認知範圍則刻意局限在小男孩主角布魯諾的觀點及理解程度內,以一個九歲德國小男孩的眼光來看在二次大戰時希特勒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小男孩的父親是效忠元首的忠誠納粹黨員,在事業上力求表現,他升任奧許維茲集中營的司令官,也造成了布魯諾一家必須由柏林舒適的老家搬至波蘭集中營外的荒涼之地,布魯諾在那裏認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小男孩舒謬爾,兩個年幼的小孩其實對於發生在周遭的事是懵懵懂懂幾乎不清楚其意義的,世界及人性對他們來說太複雜了,他們只知道彼此是生命這個階段中最要好的朋友,故事的最後是悲劇性的結局,布魯諾身穿舒謬爾帶來的條紋衣越過鐵絲網進入集中營探險,卻誤打誤撞跟著舒謬爾與一大群的猶太人被關進了毒氣室。讓人看了不禁哭紅了雙眼。
作者的寫法很樸實,利用一段一段短短的章節篇幅將故事時而倒敘時而伏筆,並利用小男孩一知半解的觀點,使得一個簡單的故事充滿了多重的想像空間,故事雖然簡單,人物並不單調,每個人物也巧妙地代表了一些人性的原則及價值觀,書中幾段布魯諾對於目睹不正義的事卻無法勇敢的挺身而出的罪惡感的描寫,也流露了作者深知平凡人人性中的懦弱缺陷,不需大加韃伐的悲憫情懷。
這個故事中沒有甚麼真正的壞人,也沒有甚麼鋤強扶弱的大英雄,有的只是在社會整體價值觀影響下認為自己在做對的事的施暴者,以及默默承受困境的受害者,還有兩雙代表純真人性的童稚之眼,沒有強烈的控訴,只有將心比心的小小訴求。不過就像書本封面介紹所言,這是一本看了之後就不忍釋手的書,簡單的情節卻將故事的張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不安的氣氛下迎面而來的悲劇結局真是令人掩卷長嘆深思。我想這本書的內容我十年內大概都忘不了。
作者約翰波恩是愛爾蘭人,這本書是為了紀念奧許維茲集中營解放六十周年而作的。類似這樣的題材我讀過的書還有:偷書賊、德語課,同樣也是探討”迫害猶太人”這個發生在二十世紀的人類歷史大醜聞中所牽涉到的種種人性光輝與黑暗,而這一本”穿條紋衣的男孩",是其中最容易讀也最感人的一本。
昨天意外地發現Sun Movie電影台竟然播出同名的電影,正是依據這本書改編拍攝的,只看到結尾,布魯諾的父母知道愛兒命喪毒氣室時悲痛欲絕的部分,感覺電影將這個悲劇及悲慟拍得較外顯,原著中這部分的描寫是很內斂且並不那麼聲嘶力竭地直接的,我比較喜歡原著的感覺,那樣的描寫與表達,會使這個悲劇及傷痛更加深沉且深刻。不過,還是要找機會將影片完整地看過,才能下斷語。
總之,看了一本好書,正好電影台播出這部好片,真是又湊巧又幸福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