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篇大概介紹了黛絲姑娘的情節,這一篇就其中幾段寫得特別精彩的地方再多紀錄一點心得。

哈代在這本書中藉由對人物舉動及心思的細膩描寫,就塑造出極為生動的人物角色,閱讀的時候還沒有感受到,現在重新整理心得時,才發現書中每個角色,不論是重要的主角還是次要配角,甚至是僅出現一兩次的點綴人物,哈代都不吝於花些文字描述他們的心思及想法,所以這些角色不知不覺中已在讀者的腦海中栩栩如生地存活著。

第一個令人印象最鮮明的部分是黛絲將家庭的重擔背負在自己身上,因為自覺為了自己的疏忽害死了家中賴以維生的老馬,所以做了決定她命運的一個選擇:到德北家幫傭,雖然她心中隱約有不祥之感,也不願意離家,但是這個補償家人的念頭卻如影隨形跟著她,貫穿全書,幾乎是她所有悲劇的來源。我們看到哈代如何將當時女子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做了深刻的觀察及縮影,也表達了他對善良之人心中永遠存在的那道無形的道德枷鎖的一番憐憫。

第二個經典的段落則是黛絲的嬰兒夭折,黛絲擔心寶寶因為是私生子未曾受洗而無法進入天堂,自己在寶寶臨終前為他施洗,之後到教堂懇求牧師認可這個洗禮,並且能讓寶寶舉行基督教葬禮。哈代在此安排牧師因良心及惻隱之心無法不以個人身分安慰黛絲、承認寶寶的洗禮,但卻礙於宗教規範及大眾觀感,無法以牧師身分在大眾面前為寶寶舉行葬禮。哈代藉由在黛絲為寶寶施洗時的莊嚴描述、寶寶在教堂幕地的草草埋葬、以及牧師的態度,對基督教的教義及形式做了直接而尖銳的質疑。

第三個經典段落,相信所有的讀者大概都會同意,在黛絲認識克萊到婚後克萊離她而去這一大段是全書最感人的部分。黛絲對於究竟要不要對克來坦承過去的經歷,在心裡千迴百轉反覆思量的猶豫與掙扎,那種千絲萬縷的心思,真是令人與她一起為難。哈代在此呈現了人性中利己與道德、真誠與隱瞞、良善與虛偽等等的糾葛與兩難。最後令黛絲下定決心一定要對克萊吐實的關鍵,卻是在於黛絲聽到同樣暗戀克萊的三名女工在克萊與黛絲成親後的消沉,黛絲覺得如果隱瞞這件事,除了對不起克萊,更對不起這三位朋友。哈代的這個安排似乎讓良心與道義成了他最重視的事,也成了他為善良人性佈下的悲劇枷鎖。

黛絲像克萊表白後,他們貌合神離住在一起的幾天,是全書最為催淚的部分,看克萊如何在心中天人交戰,在社會深植其心中的道德觀與天性中對黛絲的愛情中拉扯,黛絲善良的本性令她完全歸咎於己沒有絲毫怨言,真是令讀者痛心到極點,哈代在此表達了他對人類社會中種種違反天性的道德規範的喟嘆,人們無法掙脫其桎梏,所以有許多的煩惱與不幸。其中一段克萊在夢遊中將黛絲抱至墓地的段落,顯露出清醒時刻無法表達的愛意,應該堪稱文學史中的經典。

當然之後書中還藉由德北皈依宗教後巧遇黛絲,又重新燃起與黛絲結合之情,也退去牧師的外表,以及他與黛絲間對宗教的種種辯答,來再次呈現哈代對宗教的懷疑。

以我的粗淺了解,只能做個皮毛的心得筆記,談不上什麼分析,雖然這部小說有種宿命的悲劇氣氛,但在黛絲這個角色身上,我們始終能看到一種高貴的氣質與情操,似乎是受到命運擺佈的人們心中仍存有的尊嚴象徵,也讓我們讀完這個令人心情沉重的故事後,除了難過,還有一種被這種尊嚴所感動的沉思。

下一篇就終於要說到"黛絲姑娘"與"黃壁紙"的比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risa泰瑞莎 的頭像
    Terrisa泰瑞莎

    泰瑞莎的文字寓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