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早期的作品,繁體中文版去年才出版,所以在書局,是可以看到它算是有點新書的味道般地被放在顯眼的位置。
說來慚愧,這是我所讀的第一本奈波爾的作品,我家書架上雖然擺著他另外兩本著作”在自由的國度”及”世間之路”,卻一直提不起一探究竟的心。還好這次沒有與”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失之交臂,才知道原來他說故事的能力如此之強,他的作品言之有物、寓意深沉卻又如此好看、引人入勝,長達約六百頁厚厚的一本小說,我竟然在幾天之內就將它看完了,可見這本書吸引人不斷往下一頁翻下去的魅力有多大了。
其實這是一個被作者以幽默筆調掩蓋過傷痛的深沉故事,也帶有作者小時候身為印度裔千里達居民的自傳色彩,書中的主角畢斯華斯先生就是奈波爾以自己的父親為藍本所創造出來的人物。
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在千里達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代,畢斯華斯先生是一個印度移民千里達者的後代,雖然身分是婆羅門階級,但生活卻頗窮困。他早年喪父、命運多舛,從小寄人籬下的貧困生活讓他畢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畢斯華斯先生也熱愛求知,他以僅受過數年教育的基礎不斷自學,成為家人中少數的”知識分子”,而他這個”知識分子”的心靈,被困在一個不斷需要為貧困生存而掙扎的身軀裡,就構成了這本書夾雜幽默與辛酸的基調。
故事以畢斯華斯先生英年早逝於自己終於擁有的房子裡為開場,在序曲中畫龍點睛地描繪出畢斯華斯先生的一生與房子的主題,之後故事就開始從他的出生說起。
全書大約可以分為畢斯華斯先生入贅圖西家前的日子、他在圖西這個大家族中屈辱生活並做起家族指派各種不稱職工作的時期、以及他自力更生在西班牙港這個大都市覓得報社記者工作之後的生活這三大部分。每個時期都穿插著畢斯華斯先生對周圍人物的深刻觀察、與環境的衝突、與各個他短暫所屬的房子之間的愛恨情結、及他與家人及子女間的矛盾情感。書中藉由種種畢斯華斯先生所面臨的問題,勾勒出移民者、被殖民者的悲哀與困境。也刻劃出一個尋找身分認同、期待落地生根者的壓力與渴望。
這部作品雖然是奈波爾創作初期的作品,也沒有帶給他什麼單一獎項(不像”在自由的國度”得到布克獎等),但這本書卻被許多名家公認是他最好的作品,書中的人道思維與悲憫之情令人動容。畢斯華斯先生面對挫折的人生、絕望的未來、遠不可及的夢想,那嘻笑怒罵、固執倔強、屢敗屢戰、不屈不撓的形象,深深植入讀者的心中。而他那瀕臨絕望崩潰時的孤寂徬徨與憂傷,更是觸動每個人心底那一處處人生經歷所留下的傷痕。
書中畢斯華斯先生的兒子阿南德應該是作者自己的化身,看他安排父子間的知性交流、情緒對立、以及兒子大考前父親的呵護備至,不難看出作者對父親的感念與愧疚,奈波爾負笈英國後就定居於此的經歷,呼應了書中阿南德在父親病重之際仍不願返鄉的劇情,似乎是對自己的一種責難。
也許因為我自己的父親就是一個民國三十八年時隨政府移民台灣的外省人,一生深怕不被在地族群所接受的他,也是一直在尋求身分的認同,住在公家分配的狹小眷村裡,同樣始終懷抱著一個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所以我對畢斯華斯先生更有一股難言的親切感。而現在的我,看著書中畢斯華斯先生身負一家人生計的重任,放棄自己的興趣、做著委屈自己的工作,到了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發現似乎除了孩子的未來,人生已經沒有甚麼好期待的悲哀。在這本小說中,好像看見了我的父親,一個外來移民尋求歸屬的例子,就在我自己父親的身上,而我,卻很少站在他的角度去體會他的心酸,更遑論像奈波爾一樣,幫他將他的故事寫下來了。
這是一本有點人生歷練後才更能體會其中深意的小說。
最後,雖然這本書的導讀將房子的寓意做了很學術的分析,我個人卻覺得並不需要,導讀的部分也將書中最後的意境給曲解了,所以很不推薦這篇導讀。
接下來準備看奈波爾的”在自由的國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