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新聞中得知齊柏林導演去世的消息,讓人很震驚惋惜,這篇負評心得在這種情況下來讀也許會讓讀者覺得對導演不敬。雖然我文中一再強調我對導演以極大熱情為台灣拍攝的畫面非常尊敬,只是覺得本片的問題出在旁白觀點寫得實在不恰當,但也許不是每位讀者都有耐性將文章讀完,若您非常喜愛本片,還請您耐心包涵諒解。
齊導演為理想而堅持的毅力與熱情強過我等平凡之輩何止千萬倍,斯人也而有斯運也,大家都替齊導演感到哀悼。這部影片在台灣影史上將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在這個時候重看這部影片,會覺得,相較于一個人人格給人的感召,對於作品呈現手法或觀點不同的看法之爭,其實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以下心得僅為當初看完電影後的想法,今天考慮許久,還是將它留在這裡不加以刪除(但部分加以修改),因為畢竟曾有許多網友在這裡留下了深刻的討論。但不可否認,在齊導演過世後重看這部影片,觀感應該都不一樣了。~~2017/06/11後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見台灣』最大的特色是全片所採用的「空拍」畫面,鏡頭下台灣這塊土地的美感令人感動、受到的摧殘也令人震撼。但本片比較可惜的問題也許也是出在這個「空拍」的敘事角度,搭配上影片旁白文案中大量充滿疏離感的生態環境保育嚴厲批判,說教的意味以及「神」般的角度,讓影片稍微少了些深入了解問題兩難的溫暖。關心一塊土地,如果只採取遠距離空拍、而不去近距離關懷住在土地上的”人”,總是有點可惜的。----------------------
想像一下,您每天在台灣這塊地狹人稠的土地上兢兢業業、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過日子,每到假日若要出遊都得在車陣中或火車上擠得水洩不通,生活在地面上的您常為工作壓力或生活瑣事忙得不可開交。
這時您進戲院看一部以空拍影像關懷台灣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欣賞一段段精雕細琢、常人無法由地面欣賞得到的景觀影像,聽到影片中高高在上地傳來”這是台灣,如果你沒看過,或許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這樣的旁白,接著影片中的旁白不斷細數著這些居住在地上的台灣人民與產業如何破壞了土地的美麗造成生態浩劫的罪惡 ...。不知道大家心裡的想法是如何?
我不知道如果是十年前的我看了這部影片會不會覺得感動。但是現在的我,年歲稍長,稍稍有了一點人生的歷練,也知道世事很難用非黑即白的道理去評斷。所以昨天看了這部”看見台灣”後,我沒有如期待中的被強烈感動,反而是感到有點可惜的。
在此要先聲明,我絕對敬佩導演齊柏林先生以及製作團隊的用心與勇氣,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空拍影像方式來呈現台灣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傷痕,是很有創意也很具熱情的。
如果只就單純的無聲影像來說,我衷心感謝這部影片為台灣觀眾留下了精雕細琢充滿美感的景觀畫面、以及怵目驚心有警示效用的生態破壞紀錄。
但是除了純粹的影像之外,為了成為一部可以做為商業上映的電影,"看見台灣”還加入了大量的配樂及文案旁白。當這兩個元素加入後,這部影片就成了一個有論述觀點的作品,而這些這麼好的影像,很可惜似乎缺少一個完善的論述來支撐全片的環保主題概念。(若您是這部電影的支持者還請見諒。)
為什麼呢?
首先,這部影片的配樂從頭到尾毫無間斷,時而像西方史詩片般地悲壯激昂、又時而像好萊塢動作片般地緊湊張揚,總之是非常大而不當地誇耀著磅礡氣勢。但是除了幾段原住民的吟唱(這大概是”賽德克巴萊”熱潮後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台灣代表音樂類型了)之外,我們幾乎完全感受不到這配樂有任何與臺灣相關的情感與特色,只覺得整個觀影過程充滿了聽覺疲乏與格格不入的情感投入障礙。
再來,也是這部影片最可惜的一點:旁白部分。倒不是說吳念真先生的口白語調有什麼不好,而是咬文嚼字沒有真誠情感的旁白文字讓觀眾產生了疏離感。更可惜的是,這些旁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批判與指責台灣多種產業對生態的破壞。
雖然影片資料中導演接受專訪強調這部影片並沒有批判的意思,很可惜它的旁白並不讓人這樣覺得。
這些旁白花了極大的篇幅在數落台灣各種產業對環境的破壞,從養殖業、檳榔種植業、高山蔬菜農業、觀光民宿業、傳統工業、砂石業、水泥業、甚至科學園區高科技工業等等,無一倖免。
所有對心理學有稍微認知的人都知道,當你要批判一件事時,採用高高在上的姿態恐怕會事倍功半。
而這部影片偏偏已經是採用”空拍”這樣高高在上接近神的角度來敘事,劇本怎麼能再將旁白導向批判譴責在這塊土地上的某些產業呢?這不又是”何不食肉麋?”的台灣環保空拍版了嗎?(請參考我對以環保為議題的影片”心靈勇氣(Promised Land”"的小小心得http://cfsjhscfsjhs.pixnet.net/blog/post/212284808 )
在譴責批判這些產業時,影片想建議大家要如何解決這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難題呢?這些產業關係著許多人的生計與生存,去掉有心鑽法律漏洞的不法分子,這些人也都是腳踏著實地誠誠懇懇生活在地面上的呀!很可惜影片並沒有提出具體的建議做法來解決問題,也沒有深入發掘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例如政府法規制定、執行的檢討與困難點何在等等)。純粹遠距離「空拍」的敘事觀點,很難有平衡的分析論述。
如果將「土地」與「人」當做是這部紀錄片的兩個角色,顯然「土地」在片中戲份吃重,而「人」是幾乎沒有得到任何關注的。
在此再次聲明,我絕對贊同導演及製作團隊想提醒觀眾注意台灣生態浩劫嚴重性的焦慮與苦心,也很感謝他們用活生生的影像迫使我們來直視這個問題,更知道他們說的都是事實也都值得我們檢討。只是覺得很可惜,如此費盡心力拍來的珍貴影像,卻用這樣觀點不是很周全的旁白來呈現議題。
根據我觀影時所作的粗略統計,這部片長九十分鐘的影片大約可分成三大部份。
首先片頭花了約二十分鐘來呈現臺灣各地自然景觀的壯闊美麗,雖然配樂有時令人分心,但從這些精雕細琢的畫面可看出影片想呈現對這塊土地的濃厚情感。
接著影片以一句”這是台灣,如果你沒看過,或許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這樣高姿態的旁白(其實從這句旁白已經可以大約看出影片不會是從”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的視角來討論事情了),開始了長達五十分鐘左右的”誰是生態兇手?”批判。如同上文所述,對台灣經濟成長有所貢獻、或是能讓窮人翻身的各行各業,在這段中大概都被點名了。
可惜的是這些環保議題(如盜採砂石、與海爭地、超抽地下水、廢氣汙染、高山過度開墾等等)都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問題,影片中並沒有提供新的議題方向或可以讓人深思的觀點。
大量的數據以及土地創傷的畫面,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影片關心這塊土地的美感,更勝於關心住在土地上的人民。所以我們到目前為止,都看不到影片中的”人”味。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句旁白甚至連對電力公司將傳遞電力的電塔矗立在山谷間這個現象也有所批評,原因只是因為電塔與自然畫面看來不調和,卻完全對畫面裡掛在高空中的台電工作人員出生入死的辛勞與危險視而不見、隻字未提。
在批判了五十分鐘後,影片最後的二十分鐘終於出現了一點”人”的元素,前五分鐘用來頌揚堅持有機栽培的兩位農夫及女士,不過影片旁白在此似乎影射其他不做有機栽培的人都是貪心份子,編寫文案的作者可能不知道現在有機蔬菜及稻米的市價是一般蔬菜稻米的2到3倍,並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如果大家都種有機蔬菜稻米,收入不高的民眾要如何負擔這樣的菜價米價呢?)
影片最後剩下的時間大致是一些民俗活動的剪影(如燒王船、廟會等等)。如同前段,這些活動也都是想到台灣時就會聯想到的印象。
影片中比較讓人感到溫馨的,大概是片尾那一張張對著攝影機歡笑傻笑的被拍攝者純真笑容了,雖然一直到最後影片還是努力不懈地放入了一首歌詞說教意味濃得不能再濃的歌曲來陪襯。
在這樣突兀歌詞樂曲的干擾下,使得最後連布農族學童來到玉山主峰高歌那樣應該感人肺腑的高潮畫面,也顯得略為刻意而不太自然了。(正常狀況下有誰會讓孩子們以如此大紅衣物盛裝打扮、在險象環生的強風吹拂下站在山巔歌唱呢?)
僵化的論述與不平衡的觀點所產生的疏離感,這就是我為什麼觀看這部影片後沒有被強烈感動的原因。
不過平心而論,雖然影片畫面除了空拍的特色外,並沒有提出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但是單以欣賞影像來說,這還是一部很值得觀賞的作品。如果這是一部默片,去掉那充滿優越感的配樂及旁白,也許效果就不同了。影片自己會說話,不要低估了觀眾的感受力。
囉囉嗦嗦說了一堆,上面的文字竟然已經有2500多字了。如果您看到這裡還沒有累翻,請容許我為您介紹一部極好的關懷台灣紀錄片-楊力州導演的『拔一條河』(請參考http://cfsjhscfsjhs.pixnet.net/blog/post/230545103)。
楊力州導演長時間與受八八風災重創的甲仙地區居民相處、記錄他們的生活,簡簡單單呈現出一個不需要說教批判,就可以引發觀眾深思感動的關懷作品,激起觀眾關愛這塊土地與人民的熱忱。紀錄片中的影像自己會說話,只要是有誠意的作品,觀眾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另外最近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正在展出"國家地理雜誌125年經典影像大展”(請參考:http://natgeoie.osmuir.info/show),其中正好也有一個”台灣記憶”單元。這些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們又是以甚麼樣的角度來記錄台灣呢?
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所關懷的對象,大部分還是以”人”為主,不管是原住民、農民、小販、蛙人操、吉慶活動、政治活動、職棒盛事等等,一禎禎照片中都有著對這塊土地上這些人的關懷與觀察。而純粹紀錄景觀的玉山、梯田,同樣是以空拍法拍得美不勝收。
展覽中有一張拍攝於1993年的台北市上空空氣汙染照,那一片灰濛濛的天空如同"看見台灣"某些影像一樣令人怵目驚心。但是它的照片說明文字沒有指責沒有批判,只說明現代化最明顯的代價,非環境問題莫屬,並附上當時環保局長趙少康的一段話:”你賺了錢之後,就得花一點在環境上面。因為你的生命、你的健康和下一代都彌足珍貴。我們是開了個頭(指政府在當時將推行環境保護列為優先計畫),但來得及把事情導正嗎?”(資料來源:展覽手冊)
這張照片與這部電影”看見台灣”其實都有著同樣的環保訴求,只是當我們可以在作品中多接收到一點”人”味時,我們對訴求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吧!
這篇心得字數大概要破了我的紀錄了,既然我一直強調”看見台灣”應該無聲勝有聲,我也該閉嘴了,就此停筆吧!
PS.如果這篇文章冒犯了您喜愛的影片與電影工作者,還請見諒,我單純是就片論片說說自己的想法,絕無惡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