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的心得PO出後,如預期地收到一些負面的回應,我想還是有必要回覆一下大家,希望能減少一些讓您不舒服的感覺。不過一下筆又有點囉唆,還請包涵。^_^
我很清楚這部片不是一般電影,它是一部紀錄片,當然它的目的也不是娛樂,所以就有必要來思考一下那麼它的目的是甚麼呢?
我個人是覺得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想要”教化”,希望教化大家能多多維護台灣這塊土地的美感。
那麼有多少人會因為看了這部片而被”教化”成功呢?
首先我們可以將觀眾分為一般觀眾、無意間或不得已破壞環境的產業、以及惡意破壞環境的業者這三大類。
我想不會有人天真到會認為惡意破壞環境的業者(如盜採砂石業這、偷偷排放廢水業者、偷偷傾倒廢氣汙染物業者等等)會因為一部影片而改變他們的行為吧?
所以這部影片對他們的教化效果大概是零。對付這些人,需要的是法律,嚴格制定及執行的法律。而這部片中提出的問題,政府及大眾在很久以前都已經知道了,影片沒有辦法讓我們了解更多。(例如在制定法律方面是否有利益糾葛的問題、以及現場執行法律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有何難處及危險等等。)在此,因為沒有放入”人”的因素,”純粹空拍”等於”空談”。
而對於非刻意但不得已卻破壞了環境的守法業者又是如何呢?
舉民宿業為例,清境農場民宿過度開發的問題在多年前也引發過一陣討論。我記得當時我正好到奧地利旅遊,看到當地一望無際的田園美景、卻沒有任何超過三樓以上的建築、也沒有任何密集開發的旅遊住宿區,心中十分驚訝。原來奧地利的居民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環保觀念,不會輕易破壞自然景觀。當時我真的衷心期盼”台灣的民宿業者以及發放民宿營業執照的政府相關單位應該要好好想一想啊!”
但是許多年過去了,這個過度開發的現象依然存在。沒有法律的約束,連政黨都可以將黨團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您覺得要人性”不要短視近利、置公眾利益於私利之上”,是可能的嗎?
對善良的人來說,不是沒有可能,但政府需要為業主設想出收入來源的替代方案,也需要長時間的”教化”工作。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想要做的事。
可是您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有人要”教化”您,是用罵你的方式您容易接受,還是用同理心的方式您容易接受呢?
影片以教條式的數據以及遠距離的”空拍”方式,將被點名的產業一概化、模糊化、汙名化,幾乎完全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他們的難處來做平衡的觀點闡述。這樣的說教方式,想要引發業者的自覺,效果會好嗎?
在此,影片的”純粹空拍”真的並不適合搭配說教式的旁白,完全不加入近距離採訪、完全沒有”人味”的景觀式影像,真的不適合做成批判式的型態。它所能達到對守法業者的”教化”功能,應該是很有限的。
而一般觀眾又是如何呢?大家只能透過影像更加深了之前已有的印象。也許以後去阿里山看日出,到了祝山車站會彼此恐嚇一番;行車經過蘇花公路時也會更加提心吊膽;吃養殖魚類時腦海中更會浮現那些恐怖的抽水管路。然後呢?
因為我們在影片中只看到問題,影片中完全忽略了代表台灣形象的一些大型產業(如科學園區)在兼顧環保與產業發展間所做的努力。一些大型公司每年要投入多少經費在工安及環保上,一般觀眾知道嗎?影片中對這些積極嘗試解決經濟發展與環保衝突的努力是沒有興趣的,因為”空拍”是只能站在問題的外部提出問題,而無法真正深入去探討問題的。
在此要再次重申,我絕對肯定與感謝製作團隊為台灣留下這些影像紀錄的努力與苦心,也覺得這些資料是很重要的。只是它們應該可以有更好的呈現與論述方式。
而最基本的問題就在於影片既然選擇完全不出現與觀眾同等視角的近距離拍攝人物(齊柏林導演的前作”鳥目台灣”中似乎還多少出現一些這種鏡頭),那實在不應該在旁白中將影片導向教條陳述批評譴責的方向。這樣做真的讓影片的感人程度減少、教化效果打折、也不容易真正在觀眾心中種下深沉長久省思的種子。
如果沒有完善的論述,缺乏”人味”的空拍鏡頭,也許還是比較適合成為不需論述的影像展示。因為影片最後能深刻留在觀眾腦海中的,還是那一幕幕壯闊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怵目驚心的浩劫畫面。這也正是導演最初單純誠懇的拍攝動機,不是嗎?過度的包裝,都只是削弱作品生命力的多餘舉動罷了。
以上連同上篇心得只是個人淺見,您同意或不同意都請作為參考就好,其實事隔幾日我自己回頭看看那篇心得,也覺得好像應該不需要那麼嚴肅的,雖然當然我覺得自己沒有很生氣。^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