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文章同時討論『鳥人』電影以及片中所引用到的瑞蒙卡佛小說以及莎翁名劇,文章較長,還請您耐心閱讀指教。^_^

鳥人是一部神作級的影片,不論是在影像呈現創意上、內容寓意深遠上、還是文學作品的運用上,這部片都是一部讓人歎為觀止的作品。

在看“鳥人”之前,先對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這位作家有所了解,可能可以幫助您更加享受這部片子。因為影片一開頭,就以瑞蒙卡佛的詩作“晚期斷章”(也是刻在這位作家墓碑上的文字)作為開場字卡。而後全片的內容,也一直圍繞著主角改編這位作家的短篇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的舞台劇戲劇片段。

 

可以說,沒有瑞蒙卡佛這位作家,這部片也就不成立了。所以,接下來在介紹完本片故事大綱後,我就直接進入瑞蒙卡佛這位作家及作品的介紹。

 

本片故事敘述一位曾經飾演過“鳥人”超級英雄電影的過氣明星雷根(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飾),如何想藉由在百老匯自編自導自演一部舞台劇,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劇情內容壓縮在這部舞台劇的預演前夕到首演之夜這短短幾天,他歷經了數次渴望得到他人肯定、難以建立信心、想要奮力一搏、又覺徒勞無功的心理掙扎、心態轉變、以及心中幻象。

 

隨著劇情推展,我們也逐漸了解,除了存在價值之外,他與家人間永遠也彌補不回的愛情與親情缺憾,或許是他心中更大的沈痛。最後,導演以魔幻寫實的方式,讓這個角色作出了對自己生存價值的詮釋。呼應了片頭出現的字卡:「

 

你是否得到

你人生所期望的?

我得到了

你想得到什麼?

稱自己為摯愛,感受到我自己

被世上所愛。

 

這個特殊的收場,也讓觀眾對結局有了各自不同的解讀空間。

 

在觀賞這部影片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作家瑞蒙卡佛在這部片中的分量,所以觀影過程中讓喜愛卡佛作品的我很意外也很驚喜。美國知名的作家不計其數,為何導演要讓劇中的主角選擇改編瑞蒙卡佛的作品呢?

 

瑞蒙卡佛(1938~1988)在美國文學史上算是一個異類,他出身貧寒,中學畢業後就結婚生子,從年輕時候開始就為養家活口奔忙,一直到三十歲,才正式在大學選讀了文學課程,在生活與創作中掙扎。他的前半生居無定所、經濟困窘,後來他的作品得到注意,才讓生活得到些許改善。但是嚴重酗酒的問題一直存在,直到他在1977年遇到了他的心靈伴侶泰絲葛拉赫(Tess Gallagher)之後,他才逐漸擺脫酒鬼的生活形態。

 

瑞蒙卡佛的作品文字精簡、風格冷冽,筆下的主人翁都是一些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中下階層小人物,他是用自己的生命觀察來寫作,沒有一般經過正統理論訓練知識份子的高姿態文藝腔。所以他的作品也曾經遭受理論派文人的批評。

 

這一點與本片劇中主角雷根的背景是否有些類似呢?雷根是個過氣的電影明星,想在百老匯這個舞台劇殿堂拾回他的自尊,但是卻遭受到自詡戲劇高電影一等的女劇評家狠狠羞辱。女劇評家就像是受過正統文學訓練的知識份子,雷根就像是千辛萬苦闖入文壇的瑞蒙卡佛。

 

我想,這就是導演要選用瑞蒙卡佛成為這部影片支柱的原因。而卡佛的潦倒人生,也能讓觀眾與劇中落魄的主角產生聯想。

 

再來,劇中的這齣重點舞台劇,為何要選用改編“當我們談論愛情(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這個短篇小說呢?

 

這篇小說,是瑞蒙卡佛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81年,當時卡佛已經與泰絲住在一起生活,獲得真愛的幸福生活使他的作品變得比較柔軟。(例如他後來寫出的“大教堂(Cathedral)”、“一件很小很美的事(A Small, Good Thing)”這兩篇代表作,都是充滿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而能讓讀者熱淚盈眶的溫暖作品。)

 

以下是這篇小說的內容大綱:————-

 

這篇“當我們談論愛情”,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整個小說從頭到尾,就是兩對夫妻(Mel與Terri,Nicky與Laura)坐在廚房裡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從下午聊到天黑,他們聊的就是:“愛情”。什麼是愛情?

 

他們的話題從談論Terri的前男友Ed開始。Ed是個虐待狂,常常痛打Terri來表達他的“愛”。當Terri離開他時,他先是吞老鼠藥自殺,自殺未遂後,又朝自己的嘴巴開了一鎗。這次他成功了,泰絲在醫院裡陪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一夜。Ed這樣的行為,算不算愛情?

 

Terri認為這是愛情,因此引發了Mel的不滿。Mel是一位醫生,因為與Terri交往,曾經遭受Ed的暴力威脅,甚至恐懼自己會失去性命。Mel 認為Ed這種行為是瘋狂,不是愛情。他回憶起他曾經在醫院接到的一對老夫妻病患,他們出了嚴重車禍,經過緊急搶救後終於保住了性命,他們全身包滿了紗布,天天住在同一間病房,但老先生卻很不快樂,而他不快樂的原因,竟然只是因為他無法轉頭看到他的太太。Mel認為,當我們談論愛情時,都會因這個老先生而感到慚愧吧!

 

而Mel在回憶起自己與前妻間的感情時,也感慨,當初他與前妻分手時,以為自己將永遠悲傷、永遠忘不了她。但事實上,時間會帶走一切,這種實體上的愛,終將會消失。他找到了另一位愛人、而且他甚至連前妻的樣子都快想不起來了。

 

在談話過程中,主要人物Terri與Mel常出現意見不合的衝突感。而另一對夫妻Nicky與Laura,則代表了尚處在新婚愉悅中、情投意合、彼此尊重的“愛情”,他們對愛情的詮釋,就是“彼此覺得容易相處”。

 

當夜色降臨,有人提議該出去吃晚飯了,大家都同意,卻沒有人起身。小說就在這四個人漫無目的地聊著、喝著、沈默著中結束。———————-

 

談完了小說摘要,希望能對您觀賞本片進入舞台劇場景時有所幫助。我們還是回到原來的問題:“鳥人”片中的這齣重點舞台劇,為何要選用改編“當我們談論愛情(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這個短篇小說呢?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平淡的小說,主角想要完全扭轉他在世人眼中的超級英雄動作形象,他想要證明自己可以駕馭這種高難度演出的作品。再來,他的心中渴望“愛”,不論是再次被世人瘋狂崇拜的喜愛、女兒在心裡願意完全接納他的愛、還是他已離婚的前妻對他再度的關愛。而這個小說的篇名,實在太符合他的心境了。導演既然選擇了瑞蒙卡佛成為影片的支柱,選擇這篇小說也是非常恰當的。

 

既然導演選了這篇小說來當影片的舞台劇主體,我們再來看他如何將主角的設定與小說人物相串聯?片中雷根的太太之所以要跟他離婚,是因為他用菜刀丟向她之後,又後悔地說他愛她(大家在這裡看到Ed的影子了嗎?),然後當我們看到片尾,發現雷根原來在妻子離開他後,曾經一度企圖跳海自殺(Ed的影子再度出現),第二度自殺則是舞台劇中的假戲真作(與舞台劇最後一幕的改編相結合)。Ed這個人物在小說中沒有實體出現,他只是存在於四位出場角色口中的人物,而在電影中,這個角色就是某一部份的雷根真實人生投射,雷根也讓他出現在舞台上的最後一幕中。這讓雷根為何執意演出這篇小說,得到了合理的、也是令觀眾更心生同情的解釋。我們看導演這樣一層層心思細密的巧妙佈局,真的不能不佩服他在影片劇本上所下的功夫了。

 

 

談完了瑞蒙卡佛作品在片中的神奇運用,莎士比亞當然也不能在這部以舞台劇為主軸的影片中缺席,片中還有一場戲不能不提,這場戲也更讓我們看出導演善用文學作品的非凡功力。

 

那是主角雷根在酒吧聽到女劇評家將給予自己惡評時,心情激盪地進入商店買酒那場戲,在這段過程中,背景聲音一直有一個男人在路邊排練戲劇的台詞,那段台詞是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馬克白(Macbeth)”第五幕第五場中馬克白的台詞。當時馬克白已經陷入敵人兵臨城下的困境,而在這時他接到信差來報馬克白夫人自殺的消息,使他陷入了深沈的絕望之中,因此有了這段著名的“虛無主義者的獨白”,原文是這樣的: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資料來源:http://nfs.sparknotes.com/macbeth/page_202.html)

 

翻成中文就是:

 

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

一天接著一天地躡腳前進,

直到最後一秒鐘的時間;

我們所有的昨天只不過是替傻子照亮

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吧,熄滅吧,短促的燭光!

 

人生只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

在舞臺上比手畫腳的拙劣演員,

而後默默無聞;它是一則

白痴所講的故事,充滿喧嘩和焦慮,

毫無意義。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schoolteam/presentation/212178360)

 

在莎翁名劇中,雖然在這樣深沈的絕望、感受到人生的空虛與短暫之後,馬克白還是打起精神來積極地進行對敵人的防禦。

 

看到這裡,您會不會覺得,導演在這裡放上這段馬克白,簡直是神來之筆呢?片中的雷根也處於同馬克白一樣萬念俱灰的心境,女劇評家對他的惡意凸顯他一切努力的徒勞,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個白癡所講的故事,毫無意義。但是,在醉宿街頭之後,雷根也如同馬克白一樣,還是有了對人生最後一絲拼鬥的企圖。導演只用了這短短幾句莎翁名劇的台詞,就對主角的心境做了貼切的描述,也對後來的劇情發展作了伏筆。

 

以上談了這麼多文學作品,終於又回到電影的討論了,希望您還有力氣繼續看下去。^_^

 

這部“鳥人”就是圍繞著這個舞台劇的戲中戲,以一個百老匯小型劇場為背景,讓主角的現實與幻想逐漸相融。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展現了他的驚人創意,將他對人生浮沈的感慨、網路社會的無奈、電影趨勢的嘲諷等等,借由文學作品、鼓聲配樂、影像設計的完美結合呈現出來。(其實這部片某部分的主題與前一陣子的“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有點像,都是在反映出對社群網路主宰言論視聽的無奈,只是呈現出來的藝術等級高出甚多。) 

 

片中那一場場精心設計的場面調度與長鏡頭運用,實在已臻電影藝術的完美境界。開眼電影網有篇文章專門討論這部片中多場一鏡到底的長鏡頭運用,我就不再贅述,請參考: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82/34821843/。另外我非常喜歡這部片鼓聲配樂切入影像的搭配,藍祖蔚老師有篇文章專門在講這部片的配樂運用,同樣地在這方面我也就不多說了,請參考: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82/34824552/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之前的作品,包括“靈魂的重量(21 Grams)”、“火線交錯(Babel)”、以及“最後的美麗(Biutiful)”,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這些作品的主題都很沈重、影片氣氛也很壓抑灰暗。這部“鳥人”大概是他作品中最平易近人的一部了,也是展現他除了深沈的人文思維外,也具有深厚文學素養以及強大技術創意的作品。

 

而演員的演出也讓這部片許多段落都讓人感動掉淚。導演選擇由米高基頓這位第一代的蝙蝠俠(Batman)來飾演主角鳥人(Birdman),的確是匠心獨具。米高基頓在這部片中的表現,就像是米基洛克在“力挽狂瀾”中的表現一樣,讓我們有著深入他們人生浮沈心境的力量。片尾他的一場超現實飛翔、對妻子的最後告白、以及在舞台劇中的假戲真做、結局時的仰天凝視,都讓我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

 

另外這部片所有的配角,包括愛德華諾頓、艾瑪史東、娜歐蜜華茲等人的演技,都讓這部片更加發光。導演捕捉演員細膩演出的功力,也在此可見。

 

最後,我只想說,喜愛看電影、帶著敬意把電影當作一項藝術來欣賞(而非純粹只是娛樂工具)的我們,有時難免看到雷片(針對前幾天看了“美國狙擊手”的有感而發^_^),但是支持著我們不斷看下去的動力,就是有著像這部“鳥人”這種神作影片的存在。能欣賞到這部影片,是身為影迷的我們近期最大的幸福啊!多年後,當我回想起這部片時,瑞蒙卡佛、馬克白、以及那百老匯劇院中狹窄的通道與時代廣場大街所交織而成的長鏡頭,一定還是會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的。

 

PS.關於最後一場戲,主角的結局到底是如何?導演留給觀眾有各自解讀的空間,而我個人比較傾向的解讀,是雷根藉著聳動的假戲真做,已經得到了他所想要得到的:“稱自己為摯愛,感受到我自己,被世上所愛”。他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也不再需要外在的肯定了,所以他終究獲得了自由,成為了真正的“鳥人”。

 

 

IMDb:8.5

MyScore:9.5(適合所有觀眾,尤其是喜愛文學作品以及影像創意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risa泰瑞莎 的頭像
    Terrisa泰瑞莎

    泰瑞莎的文字寓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