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國片「酷馬」的預告片實在是做得不怎麼樣,很難引起觀眾前往戲院觀賞的興趣,當初會到戲院去看,純粹是因為我們家老爺是個馬拉松跑者,衝著「支持這個題材的國片」這個強大的使命感,我們一家也該好歹貢獻個四張票房紀錄吧!
不過,卻無預期地,一家人在戲院裡哭到八隻眼睛有如八顆胡桃,四個鼻子有如四顆蜜李,連我家那才讀小二的小女兒也不例外,您就可以知道這部影片催淚的力量有多大了。
其實影片的主題不在馬拉松,而在「寬恕」,劇情主軸是兒子被誤殺的馬媽媽如何藉由最後的寬恕,讓因喪子之痛及復仇之心而扭曲的心靈與人生回歸平靜。支線之一是誤殺了酷馬的汪語唐,如何由毫不在乎的兒戲心態,轉為內心真誠祈求寬恕的懺悔所做的努力。另外一個支線,則是汪語唐的父親如何放下妻子外遇生下這個小孩的心結,寬恕汪語唐的母親,也寬恕了這個無辜的小孩。
當然,相對於劇中所有的「寬恕」都是幾經掙扎得來不易的安排,對照未經世事純真善良的主角酷馬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寬恕了誤殺自己的兇手,可以讓我們多一點深思,究竟,「寬恕」是來自人的本性,還是來自文明禮教的約束。
片中除了「寬恕」這個主題外,還呈現了一個現實但不失溫暖的社會,體育老師對馬媽媽、汪語唐以及中輟生們的照顧,是很令人感動的。我總覺得,一部電影不管是以何種題材呈現,提供觀眾一種未來終將光明的感覺,應該是有點責無旁貸的事。
幾位年輕演員青澀的演技及飾演馬媽媽的古名伸聲嘶力竭的演出,實在是……….,嗯,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難得得是傅娟及艾偉飾演的汪語唐父母詮釋得很好,尤其是幾場爭吵的戲演得真是十分出色,令人刮目相看!
不過我不太能理解導演為何要在片尾加上一段演員們跳街舞的畫面,是想沖淡影片的悲劇力量嗎?個人覺得很不適合,畢竟這不是一部印度電影,不需要像「貧民百萬富翁」一樣,最後來個盛大的歌舞場面,提醒觀眾這終究是場戲。這部影片最後,當大家還沉浸在寬恕的感人氣氛中,正可以好好省思一下時,來個提醒你這不過是一場戲的街舞片段,委實太煞風景,也將片子感人的力道減弱不少,真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
講了半天的「酷馬」,終於要說一下真正誘發我寫這篇文章的動力: 挪威片「心靈暗湧 (Troubled Water)」了,前幾天看了這部影片的DVD,深受感動。看完後很自然地,將它與「酷馬」做了聯想,因為兩部影片的主題與精神實在很像。而「酷馬」,相形之下,在內涵及深度上就顯得失色了。
這部影片的主題也是「寬恕」,同樣是分別站在兇手與受害者的立場來鋪陳故事,講的也都是「喪子之痛」。老實說,「酷馬」的故事想法還比較新穎有趣。只是「心靈暗湧 (Troubled Water)」說故事的技巧及技術都勝出許多,而且內容上,這部片除了就事件人物中的「寬恕」進行探討外,還加入了對宗教上「寬恕」與「罪惡」真義的討論。宗教議題與對教義的辯證一向是北歐電影中常見的主題與優勢,也無形中在作品中產生一股讓觀眾做一些形而上思考的動力,我個人是蠻喜歡的。
相關的劇情介紹及影片片段可參考這個部落格,很詳細http://blog.xuite.net/brendan0514/scandinavian/36709331
我就不多說了。我比較想討論的是影片的內涵與這兩部片的比較。
「心靈暗湧」中喪子的母親沒有聲嘶力竭的捶胸頓足畫面,兇手面對已付出坐牢代價的過失也沒有期待受害人原諒的外顯歉意,但一切壓抑的情緒,都在兩人必須一起合作拯救一條無辜小生命的過程中得到釋放,一切的心中的悔恨、遺憾、無奈、自責,也都隨著「寬恕」與「懺悔」而得到紓解。當片子最後,喪子的阿妮絲為多年前殺害自己幼子的兇手楊拭去臉上悔恨的淚水時,相信觀眾心中都得到一股平靜的解脫。相較之下,身為楊現在情人的安娜牧師,卻在知道楊的過去後無法再以平常心對待之,雖然說我們可以理解她可能是出自保護自己兒子的天性做出這個選擇,但相對於她職責上必須代替上帝赦免所有人的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諷刺。
原來,當事不關己時,要談「寬恕」是容易多了。
看這部影片,就像是細細品味一盅好茶。相形之下,「酷馬」中較為外顯的人物表現方式與劇情安排,就像是狂飲一杯汽水了。有時,內歛一點的東西,反而比較雋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