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評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迷上了石黑一雄,真是汗顏忝為愛書者直到現在才認真接觸他的作品。而這本長日將盡,是我覺得在他包括其他幾本作品:浮世畫家我輩孤雛別讓我走中,最好的一本。

我看的"長日將盡"中文版,是于而彥翻譯的,我沒看過原文,所以不知道翻得算好不好,不過整個語調相當內歛,會讓你感受到主人翁那溫良恭儉讓的拘謹及老派紳士風格,真的是好看,應該算翻得很好吧?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久仰石黑一雄的大名,很慚愧直到這本”我輩孤雛”才算真正拜讀他的作品。
書中的情節大家上網一查就可得知,不需要再贅述了。有一位牛頭犬先生的部落格很值得參考,網址如下http://mypaper.pchome.com.tw/bmet/post/999057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個月前,我從交大圖書館借了這本納布可夫的名著,由先覺出版社出版,黃秀慧小姐翻譯,可能是台灣唯一的一本Lolita中譯本,四個月後,歷經了多次續借、讀讀停停,我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

是的,這是一本很不容易閱讀的書,即使它的題材是煽情聳動的戀童癖自白。原因無他,因為作者使用的語言非常典雅,典故又多,全書幾近獨白的書寫方式很難持續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加上情節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來自歐洲移民美國的男子杭伯特,因童年失去摯愛造成的心理創傷成為一個戀童癖,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一個十二歲的少女桃樂蒂.海茲,也就是他所暱稱的Lolita,完美地符合他心目中小妖精的形象,此後,他無法自拔地完全沉浸在對她的迷戀之中,為了合法接近她而與她的寡母結婚,在寡母意外身故後,已經成為羅麗泰繼父的杭伯特遂帶著未成年的羅麗泰駕著汽車遊遍了美國各地,居無定所地過了長達數年的亂倫生活,詳細情節介紹可參考”TG的烘培機,是我GOOGLE到的一位高手的網頁,網址: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在還沒閱讀這本書之前,以為這是一本想要伸張伊朗女性地位的書,讀了之後,發現我原先的想法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這的確是一本關於伊朗女性的書,但是不能算是一本小說,它是一本綜合了女性作者阿颯兒納菲西(Azar Nafisi)博士在德黑蘭教授近代西洋文學的點滴札記、文學評論、生活記實以及對伊朗近二十年來備受爭議的政治社會宗教上議題的看法,連帶地呈現出伊朗近代的歷史國情與伊朗女性所承受極不平等的待遇。

全書以四個作品極為牴觸伊斯蘭教派意識形態的作家為代表,分為羅莉塔(納布可夫作品)、蓋茲比(費茲傑羅作品)、詹姆斯、奧斯汀四大段落。並巧妙地將上述所有她想說的內容有條理有宗旨地結合起來。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的作者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是英國當今的文壇教父,孤陋寡聞的我還是在圖書館內誤打誤撞借了這本書才算是第一次知道這位作家,也才從書中南方朔先生的導讀稍微了解了他的生平及作品風格。當我以拜讀大師作品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時,當然就多了一份敬意,也不敢大放厥詞說這本書有甚麼令我不滿意的地方,不過,老實說,如果我不知道作者是文壇大師,可能只會認為夜車是個成功但沒有結尾的偵探小說,甚至可能看到晦澀不明交代不清的結局時,還會重重闔上書本大罵一聲”SHIT”,但是,我絕不會否認,這本書帶給讀者的感受,絕對不是一般的偵探故事而已,就算我再駑鈍,也會被作品中對人性的深刻觀察與書中瀰漫的幽微絕望所震懾,知道自己讀了一本好書

故事是以第一人稱敘事法進行,作者塑造了一個名叫邁可。胡里罕這個名字與外表都相當男性化的中年女警官,作為敘事者。故事一開始這位女警官就被指派進行一樁自殺疑案的調查,死者是她敬重的上司警察局長的女兒,年輕貌美才智出眾前途不可限量的她為何要一絲不掛朝自己頭部連開三槍自殺?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成了這個故事進行的主軸。情節其實非常好看也堪稱懸疑,故事中有幾處案情在自殺及他殺的疑雲轉折設計的巧妙自然,讓人很想一口氣讀完整本書。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以第三人稱的敘事方式書寫,但用詞及認知範圍則刻意局限在小男孩主角布魯諾的觀點及理解程度內,以一個九歲德國小男孩的眼光來看在二次大戰時希特勒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小男孩的父親是效忠元首的忠誠納粹黨員,在事業上力求表現,他升任奧許維茲集中營的司令官,也造成了布魯諾一家必須由柏林舒適的老家搬至波蘭集中營外的荒涼之地,布魯諾在那裏認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小男孩舒謬爾,兩個年幼的小孩其實對於發生在周遭的事是懵懵懂懂幾乎不清楚其意義的,世界及人性對他們來說太複雜了,他們只知道彼此是生命這個階段中最要好的朋友,故事的最後是悲劇性的結局,布魯諾身穿舒謬爾帶來的條紋衣越過鐵絲網進入集中營探險,卻誤打誤撞跟著舒謬爾與一大群的猶太人被關進了毒氣室。讓人看了不禁哭紅了雙眼。

作者的寫法很樸實,利用一段一段短短的章節篇幅將故事時而倒敘時而伏筆,並利用小男孩一知半解的觀點,使得一個簡單的故事充滿了多重的想像空間,故事雖然簡單,人物並不單調,每個人物也巧妙地代表了一些人性的原則及價值觀,書中幾段布魯諾對於目睹不正義的事卻無法勇敢的挺身而出的罪惡感的描寫,也流露了作者深知平凡人人性中的懦弱缺陷,不需大加韃伐的悲憫情懷。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網路真是個無奇不有的世界,前幾天在中時電子報無意中發現一則新聞,倫敦一名當紅的部落客Belle公布她的真實姓名與學歷,造成了小小的轟動,你或許會納悶,網路上部落客何止千萬,匿名者也不計其數,為何此姝能有如此大魅力,除了其所建立的部落格榮獲英國衛報最佳部落格獎項,內容也集結出書,公布真實身分又有甚麼大不了的?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因為旁聽交大外文系的課程"短篇小說",看了一篇梅爾維爾的"Bartleby, the Scrivener",文章不短,上網查了一下,余光中先生曾岀過中文翻譯本,書名是"錄事巴托比",可惜現在應該很難找到了.
這是一篇讀了會感到惆悵感傷的故事,最後一段是最為精采且重要的部分,讓讀者了解為何巴托比的行事為如此怪異消極,最終沉默地自我毀滅.原來他先前是在郵局上班,專門負責處理"無法投遞郵件(dead letters)"的業務,這個工作給予他太多"善意與關懷無法及時到達需要者手中的遺憾"以及"需要者在缺乏關懷之下的落寞與孤寂感"的沉重聯想,他必須處理這些造成遺憾的信件,負擔了這需多的遺憾,他的人生再也盛裝不下其他的東西了,後來郵局調動他的職務,他也就辭職而逐漸走向死亡.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1.13 王文華中時人間副刊 不方便的愛讀後感
王文華先生的文章原文請連結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9011300535+11051301+20090113+news,00.html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本書的中文版收錄了作者奧罕•帕慕克於 200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致詞內容,不像他的作品風格那樣精鍊冷靜(有時可以說是有點精準到艱澀冷漠), 這篇講稿十分感人,陳述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與面對寫作之路內心的孤寂感受,短短的一篇文章卻令讀者不忍釋手.
中文版封面上的介紹詞: 「本書乃”我的名字叫紅”多視點書寫原點」,一點也不誇張, 從“黑色之書”中可看出許多與”我的名字叫紅”相似的寫作手法,井中的屍體、細密畫的點滴、土耳其古代的風土民情及傳說,都是這兩本書中引人入勝的元素,在這本書中,作者藉由卡利普及耶拉的觀點交錯形成的段落,不斷重複身分認同(也就是”做自己”)這個主題,並旁徵博引以淵博的學識向讀者展現了土耳其的過去與現在,光榮與衰頹,文化與地理. 只是”黑色之書”的情節較為單薄,無法像”我的名字叫紅”那樣由一起謀殺案建構起一個人物錯綜複雜宛如羅生門般的精采故事,而一再重複的主題到最後也容易令讀者感到疲憊,進而放大了作品的斧鑿痕跡.由此也可以見到作者於1998年完成的”我的名字叫紅”較這本1990年完成的”黑色之書”有多大的進步了.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8 Thu 2008 13:39
  • 目送

目送
我相信所有的外省第二代在閱讀龍應台女士的目送時鮮少有不動容掉淚的,我們父母輩在大時代悲劇中的顛沛流離思鄉之苦,似乎已成了烙印在心中難以言宣的沉靜傷痛,即使數十載的分離後政策上已開放探親,白髮蒼蒼的歸鄉人畫面仍時時揪扯著晚輩們的良心,心理上總覺得,要為他們做些甚麼,才能補償一些他們所受的苦難,要為他們做些甚麼,才能讓自己不要再看到這些畫面時感到莫名的哀傷.目送中第一及第三部分一篇篇的散文,是將這種感覺以最精簡的文字推到了極致,很可以想像作者寫下這些文字時的椎心之痛,藉著不著痕跡的自責之情,完完全全展現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作家伊格言的部落格上看到了幾則他對這本書的評論,http://blog.chinatimes.com/EgoyanZheng/archive/2008/04/09/267389.html
文章開頭寫得很有趣,後來的評論及陸續的文章有些論點我倒不是非常贊同,忍不住回應了幾段簡短的文字,與版主作了一些交流與討論, http://blog.chinatimes.com/egoyanzheng/archive/2008/04/30/274273.html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標榜著兩代共讀的書,其中包含了對國族認同,文化差異,是非道德,美學觀點,香港經驗,世代溝通等種種議題的討論,雖然是以家書的方式呈現,也處處流露出母子親情的溫暖,但本質上還是持續龍應台女士一貫的立場與風格,對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以嚴肅及精英的觀點加以分析評論,充分展現了其博學與人道的特色.比較特別的是增加了一些頗為感性的心情描述與人生回顧(由其一篇對年老的恐懼寫得實在動人),以及安德烈以一個十八歲現代青年對世界現況所發表的論述,可以感受到他所關懷的小我世界及大我社會中所帶給他的困惑及省思.
不得不佩服龍應台女士的博學及文筆,我個人從以前就對她的文章由衷的讚佩及認同,但是隨著年紀逐漸增長,有時會對她的精英姿態及嚴肅風格感到有一點點的反感,這次閱讀這本書也有一點這種感覺,尤其是他們評論香港文化的幾封書信,我總覺得不管如何,一個只居住在香港兩三年的人,實在沒有立場以高姿態來評論人家的社會文化,即使是學問再淵博觀察再敏銳,也應該只能”記述”而非”評論”吧!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二月時知道這本書的中譯本將在三月初推出,才引發了要開始閱讀原文本的動機,這本書從去年暑假去美國時買來就一直放在書架上養蚊子^_^,再不讀就乾脆看中文本還比較快囉!所以從那時起斷斷續續讀了將近兩個月終於把它讀完了,花的時間跟讀哈利波特第七集原文本差不多,實在有點遜!因為這本書頁數比較少且用字也比較平易近人.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本齊格飛•藍茨的鉅作實在不是一本容易讀的小說,我個人之所以被吸引去閱讀它是因為讀到南方朔先生的介紹文字:”這部作品將”忠於職守”和”助紂為虐”的辨證關係,做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討論””,我很想知道作者如何界定這兩者的區分,和處於這種處境之下的人心理上複雜幽微的兩難抉擇,畢竟,也許我們不像書中描寫的二次大戰德國人的立場及身分這麼特殊,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經歷這樣情況的時候,當大環境的是非對錯觀念與個人的善惡原則互相牴觸時,要如何自處?
作者是利用”少年主角在德語課罰寫作文,題目為”履行職責的歡樂””這樣奇特的開頭將複雜的時空及背景串聯起來,書中主要的文體及場景分成少年的回憶與作文,少年在感化院的敘述以及心理學家對少年研究的報告論文三大部分,回憶部分並加入一些類似魔幻寫實的段落,雖然我們一般讀者不是文學評論分析家,也可以感受到這本書在寫作技巧上有其重要的地位與份量,而書中探討的人與人間真誠的善意描寫(如畫家與特奧•布斯貝克以及畫家對西吉與克拉斯兄弟等等)與父母子女間情感的疏離刻畫都是值得讓讀者沉澱下來仔細欣賞的部分.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鮑特(1769-1859) 德國博物學家和地理學家。生、卒於柏林,先後就學於法蘭克福、柏林、哥廷根和弗賴堡.1799年與邦普朗(A. Bonpland, 1773-1858)到南美考察5年.他主要在法國工作直至1827年,後至中亞考察.自1830年起任公職.他的巨著(1845-1862)試圖按自然法則對宇宙作一番全面的敘述.南美西海岸的一道洋流(祕魯洋流)及以他的姓來命名.”
上面這一段話是我家裡書架上”劍橋百科全書”中對Alexander von Humboldt這個人生平的描述,短短的幾行文字,從前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資訊,但在看過丹尼爾•凱曼所寫的”丈量世界”後, 亞歷山大•封•洪堡(本文採丈量世界書中譯名)這個人的生平不再是短短的幾行不帶情感的冰冷公式化敘述文字,而是一段活靈活現的虛擬記憶,經由閱讀,我在腦中與洪堡及邦普蘭一起出生入死地探險,與洪堡一起經歷了與哥哥間難以釐清的幽微瑜亮情結,我經歷了一個完全與我生命毫無關聯的德國人的一生.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必須承認,我是大春先生的書迷,才會一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就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了。其實基本上我對文字的古義演變並沒有很大的興趣,純粹是對大春先生如何教育兒女有點好奇。看過之後,才知道大春先生想留在這本書中的,絕不是認得幾個字這麼單純。而不論你是否是大春先生的書迷,或是對文字的古義演變有沒有濃厚的興趣,閱讀這本書都帶來極為愉快的時光。
讀者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一雙兒女濃濃的愛,以及藉由書寫對子女傳達愛意的過程中所不經意流露的對父親強烈的思念。從”聆聽父親”中我們已知道大春先生與父親之間父子如同朋友般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更可以讀到許多詼諧及傷感的片段。事實上,閱讀本書,有關子女的童言童語令所有的家長會心一笑,而有關父親的部分又令所有的子女動容深思。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奧罕.帕慕克尚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本書的寫作方式獨樹一格,以一位被謀殺的細密畫家為始,利用各種身分的第一人稱敘述法來推展故事的進行並闡述作者對土耳其歷史文化宗教及人性幽微處的各種觀點及省思,雖然不像一般的通俗小說那樣易懂易讀,但平心而論以一本格局如此寬宏題材如此特殊內容如此深刻的大師級野心鉅作來說,本書已經算是情節懸疑精采了,甚至會想偷翻到後面看看兇手是誰。
不過在閱讀歷程中還是因艱澀的文字與陌生的時空背景使得閱讀速度緩慢漫長而有點痛苦。此時傳來了作者得獎的消息,雖然並不意外,滿懷的敬意還是使得閱讀速度加快,終於能一氣呵成將全書看完,才發現在艱澀的文字之外,作者植入讀者心中的是一個一個鮮明的角色以及一個一個他想探討的問題,我想即使多年之後我將仍能清楚的感受到布拉克、莎庫兒、鸛鳥、蝴蝶、橄欖所代表的不同人性以及書中不斷提出的:細密畫家是否該擁有自己的風格?換個說法,人是否該在任何環境下都堅持自己的風格?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作者以身為一個經歷六十年代越戰時期的美國人立場所寫的一本療傷小說,在此不得不佩服美國的強勢文化影響力,美國介入越戰對美國人民心理社會等等層面的影響幾乎在各種形式的藝術與媒體中不斷地被討論被創作,所以看完這本書後,很訝異史蒂芬金竟然也選擇了這個題材,但是對於不是美國人的我來說,越戰其實就像任何一場毫無存在理由的戰爭一樣,從中看到的是戰爭的荒謬與促成的人性扭曲,越戰雖然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但絕不會是一場特別具悲劇性的戰爭,但對美國人民來說顯然越戰是特別重要的.於是這就造成了文化與認同的隔閡,所以在欣賞觀於越戰題材的作品時,我總是無法感同身受,被感動的程度常是有限的.
但是我很喜歡本書的第一部分”穿黃外套的下等人”,這一部分還看不出來這是一本講越戰的小說,其實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愛看書的單親家庭小孩巴比與媽媽,朋友,及陌生房客泰德間的生活來往,但文中巴比對泰德的替代父親情感很令人感動,對泰德的超能力及其撲朔迷離身分背景的接近魔幻般的氣氛營造也非常成功,真的會令人想一股作氣趕快看完好知道結局,雖然結局頗令人感傷及遺憾.這是一個能激起人向”善”的方向移動的好小說.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巡者一如書上名人推薦所言,最精采的部分在書中對善惡如何界定的反覆辨證,借由奇幻故事的包裝,我們看到全書三個段落中夜巡隊所代表的善與日巡隊所代表的惡如何在己方的利益考量下互相妥協平衡.
雖然作者盧基揚年科想傳達善惡的分界並不是如此絕對,但他還是讓主角安東成為一個讀者心理上絕對的善,我想安東代表的是人類的良心,善是一種良心的表現,對照於夜巡隊老大老是舉著建立大善的大旗行事其實是為了小我利益的考量,安東的悲憫心腸成為作者想強調的重點,其實最後斯薇雅明白了老大所有的作為其實只是為了解救愛人奧莉佳後,並不生氣反而親吻老大的手表示敬意與諒解,也顯示出作者的立場,只要是為了愛,又有誰能來評斷這個一心想解救愛人的人行事的善與惡呢?

Terrisa泰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